西安社区:闽西老区第一村


“章”口就来,活跃气氛。


“章”口就来

●党课“有意义”也“有意思”


“栏目开播四周年,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受网友的喜爱,继往开来勇向前……”日前,由新罗区委组织部主办的《“章”口就来》网络直播党课推出第71期节目,主播章联生用略带龙岩腔的普通话,念顺口溜、说打油诗,和网友一起讲故事、学党史。

转眼间,《“章”口就来》已连播四年。回望这一路走来的四年,可以说既寻常,又不寻常。之所以说寻常,是因为四年来,章联生与网友一起重温党史、学习政策、交流工作,并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工作之中;说不寻常,那是因为《“章”口就来》率先闯出了一条新时代微党课的新路。

“章”口就来,活跃气氛。2017年5月,新罗区委组织部成立专业创作团队,携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章联生,率先在全国开辟互联网直播党课栏目《“章”口就来》,着力打造全国关注的特色直播党课品牌。

草根味、带露珠、接地气的《“章”口就来》自首播以来,好评如潮、火爆网络。记者从区委组织部获悉,该栏目已连推71期,截至6月10日,播放点击量累计1.92亿人次,一股“红色热”“党课热”正在闽西大地勃然兴起。

语言通俗易懂,是栏目的一大显著特点。“离开了凳子,放下了架子,俯下了身子,掏出了心窝子……”章联生用大白话讲大道理,顺口溜、三句半、讲故事等诙谐幽默的群众语言,再借助各种直播道具,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让传统党课“换装变身”,一下子就拉近了与网友的距离,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解读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革命故事、宣传党务知识。

在语言接地气的同时,内容和形式也更贴实际、更入民心。选取党员群众关注的大政方针、革命故事等为授课题材,讲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理,以小见大,做到既生动形象又解理论之“渴”。在形式上注重“声、画、物”相结合,根据每期主题设计不同视觉效果,直播地点或在室内,或在田间地头,或在红色旧址。

每期《“章”口就来》虽不超过15分钟,但章联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备课,有时为了一个表情、神态,都要多次演练。

“如果网络党课还像开会一样,干巴巴的,一点都不生动,网友就懒得去点开,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在章联生心中,新时代的优秀党课,要“有意义”也要“有意思”,这样才能更有创意、更接地气、更有影响!


街头经济

●老区苏区崛起社区发展“明星”


时光匆匆,岁月悠悠。穿越历史的云烟,在感慨时间如指间沙的同时,总会被那些沧桑巨变所深深震撼。

将历史的时针回拨至1987年,彼时,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社区还叫西安村。

村集体经济负债累累,人均收入只有400元、各项工作几近瘫痪……“姑娘都外嫁,青年娶不到老婆”,是当时西安村的真实写照。困境之际,大家想到了之前在村里当过大队长(村主任)的章联生,希望能请他回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可此时,章联生在龙岩糖烟酒公司上班,捧上令人羡慕的“铁饭碗”。“那时,‘铁饭碗’是很吃香的,村子的‘烂摊子’又不好收拾。不过,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又是党员,关键时候我肯定得上!”1987年,章联生回到西安村任党支部书记。

上任之初,在乡亲们殷切期盼的目光中,章联生苦苦思索:“出路究竟何在?”

他首先抓住西安村靠近城市、交通方便、人流汇集的特点和优势,果断提出“发展靠街头”的工作思路。1988年底,章联生提出依托交通要道,修建店面,形成商业走廊的想法。几经努力,114间店面拔地而起并顺利招标出租。利用店铺租金作为启动经费,章联生又先后创办了西安建筑公司、西安果品冷藏库等10多家村办企业;兴建了商业城、水果批发市场、副食品批发市场;引进3家总投资超2000万元的外资企业在西安落户创业。

正是这些举措,使人们重新认识了西安村,让村民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

今年5月30日,总投资近亿元的西安水果批发市场主体结构封顶,西安社区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

该项目在原西安水果批发市场的旧址上重建,规划用地面积7140平方米,共三层建筑,一层为商铺,二层、三层为水果超市。“项目计划9月底竣工,建成后可繁荣区域经济,成为服务周边群众的‘菜篮子’工程,又有利于水果批发市场经营、管理。”对于项目的前景,章联生充满信心。

翰林苑小区是西安社区街头经济的又一典型项目。该小区的建筑用地是西安社区的自留地,社区与西安建筑公司合作开发该项目,并约定一楼商用部分的所有权全部属于社区。今年1月,新华都超市入驻翰林苑一楼商场,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一个个项目的成功落地实施,为西安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沧海桑田,天上人间。几经奋斗,西安旧貌换新颜,居财年收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万元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连续31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名列闽西村级首强,成为老区发展“明星”。

“发展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章联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

1994年,西安从村集体收入中拨出专款,设立8种奖励或补助基金,此后逐年增加奖励补助的种类和金额,到2015年,已增加至“53金”,年发放800多万元。2020年,疫情影响和巨额投资的负担使得西安社区面临不小的经济压力,无法按时足额发放“53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西安社区党委依旧多方筹措资金,优先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军烈属等群体的福利待遇。“2020年,众多项目实施,投资大、困难也大,但项目建成后,将带来更快的发展、更高价值的回报!”在章联生看来,未来三年是西安社区大发展、大飞跃的时期,随着各个项目的投入运营,将为西安社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未发放的福利基金,也将逐步补发。

如今,站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充满商业气息的西安社区,人们很难想象,这里三十多年前曾是穷困衰败的城中村。

从贫穷落后到富裕宜居,从负债累累到“闽西第一村”,西安社区完成了跨越历史、拥抱未来的华丽转身!


头雁领航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全国文明村镇“六连冠”;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

……

翻开西安社区的荣誉簿,其中仅是国家级荣誉就有30多项,可谓繁花满树、硕果累累,“闽西第一村”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西安社区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

“村居面貌要巨变,党的建设是关键;一个村居富不富,关键在于党支部。”章联生道出了其中的“秘诀”。

任职以来,尤其是自2003年3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章联生带领西安社区“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健全社区制度,紧抓民主法治。

“铜头(碰到问题不退缩)、铁嘴(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橡皮肚(能屈能伸的肚量和宽广的胸怀)、飞毛腿(勤于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处事要有方(原则性)、圆(灵活机动性)、度(度量性)”,这“十三字经”是章联生对村干部的要求,也是他的实践总结。他常对社区班子说:“群众有困难有问题,愿意找我们党员干部,是对我们有感情,信任我们。”

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在章联生上任伊始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他大胆提出发展以商贸业为重点的“街头经济”。谁知想法刚提出,群众的反对声音扑面而来。

万事开头难,既然群众不理解,那就想方设法让群众搞清楚、弄明白。对此,章联生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村“两委”班子早出晚归、挨家挨户上门给群众做思想工作。最终,在村“两委”班子的耐心劝说下,章联生的提议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为后续发展“街头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初,面对疫情、经济压力等困难,西安社区勇开逆风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迎难而上、爬坡过坎,同心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