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文明浸润幸福龙岩

——龙岩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助力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城市


□记者 阙国豪 通讯员 邓婷 廖建华

精神力量催人奋进,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全市动员、全域创建、全民共享”的总体思路,软件硬件整体推进,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以福建省同类城市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武平县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上杭县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长汀县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罗、漳平、连城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2018年以来,市委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全面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前,全市7县(市、区)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3个乡镇街道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73个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杭、新罗、武平、长汀、永定等5个县(区)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

倡导文明新风 提升文明素养

近年来,我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把提升文明素养、倡导文明新风作为推进各类文明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动文明新风尚养成。

在全市开展“讲卫生、优环境、助创城”爱国卫生主题活动,对重点区域进行环境集中整治,开展“禁食野生动物”等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分餐公筷、光盘行动等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把 “一革命四行动”纳入各类文明创建测评体系重要内容,推动全市农村在宣传阵地建设、基层群众自治、村容村貌治理、文化文明涵养等方面全面提升。把推动移风易俗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点,从市、县、乡、村四级层面制定工作措施,督促指导各地分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好移风易俗工作。

印发《贯彻落实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若干措施》,细化79条具体措施落实至责任单位,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教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把公益广告宣传纳入各类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内容及文明城市督查重点,推动城乡公共场所以及各类媒体媒介全方位刊播公益广告。将民法典和《龙岩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贯彻实施相结合,将市民遵守文明行为情况与法治建设、诚信建设、文明创建相挂钩,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文明餐饮、绿色生活等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持续推进践行“八不行为”规范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

2018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榜样龙岩”建设,广泛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和宣传活动,充分培育和发掘在人民群众中的强大道德力量,在全社会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以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去年我市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紧紧围绕文明校园“六个好”创建内涵要求,推进文明校园的各项创建工作,3所学校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文明校园参与率达到100%。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评选表彰105名龙岩市“新时代好少年”,3人入选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发挥市、县 两级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免费服务全市未成年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创建为民靠民、利民惠民宗旨,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创城全过程,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入全市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实行项目化运作,建立健全领导挂钩街道、市直部门挂钩社区助力创城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中心城区“街巷长制”考评奖惩办法, 落实常态化创城督查巡查制度,持续压实属地责任,有力推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有效带动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形成“全市动员、全域创建、全民共享”的创建格局,使群众在广泛参与中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协同推进“五大创建” 全力夺取“五城同胜”

5月28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命名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会在龙岩人民会堂举行。市委书记李建成出席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昂扬的精神状态、更有力的工作举措,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不断开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协同推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景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五大创建’活动,全力夺取龙岩市(新罗区、永定区)、武平县、上杭县、长汀县‘五城同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胜利,全力完成我市‘十四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任务。”市委文明办主要负责人表示。

2月3日,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我市“十四五”时期及到2035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是:组织实施我市全国文明城市“五城联创”大格局,确保龙岩市、武平县“三连冠”,上杭县“蝉联”,长汀县“晋级”,实现“五城同胜”目标。省级文明城市(城区、县城)占比达100%;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占比达60%、文明乡镇占比达75%;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乡镇中心小学全覆盖。到2035年,全国文明城市占比达100%,实现“大满贯”,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80%,形成“全市动员、全域创建、全民共享”的创建格局。

营造欢庆建党百年浓厚文明氛围

2月中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了《多喜乐 长安宁——文明实践融入过年新风尚》,对我市文明实践悄然融入过年新风尚,在细微处中见证年俗流转,擦亮美好生活文明底色的经验和成效进行宣传报道。

3月11日,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中国文明网对全国人大代表、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进行了“云端对话 文明问答”互动专访,李建成书记提出“城市振兴发展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足”,彰显了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内涵。

5月下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文明城市谱新篇”栏目集中报道我市精神文明创建,肯定我市发扬红色精神、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红色是龙岩的底色、本色。

今年以来,我市以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建党百年”这个主题主线,努力营造欢庆建党百年浓厚文明氛围。市委文明办策划开展“永远跟党走·七个一”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月1日在武平下坝乡大田村举办“唱响我的祖国”快闪活动,5月27日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和各县(市、区)同步举行龙岩市青少年心向党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各级各单位各部门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营造欢庆建党百年浓厚氛围。

5月25日晚,“全闽共舞·欢庆建党百年”福建省第四届广场舞大赛龙岩赛区的比赛在侨声大剧院圆满落幕。本次大赛是我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十大群文活动”之一。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和参与互动人数达114万余人次。今年来,全市各级开展了“全闽共舞 欢庆建党百年”广场舞大赛等活动,精心组织“喜迎新春 文明过节”“情暖新龙岩 志愿在行动”等系列群众性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精神文明系统突出“文明+”品牌,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度融合,牵头部署,组织动员7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7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学习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好老百姓“家门口的课堂”,深入开展新思想宣传和党史宣传,扎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精神之基,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汇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充分发挥闽西红色资源优势,传承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老区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将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大力实施《龙岩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有机融合,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建设贯穿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

进入6月,我市又有三位身边的典型入围“福建好人”评选榜单。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榜样龙岩”建设,挖掘身边的“平民英雄”,推崇“凡人善举”。组织推荐第八届全国、第七届福建省道德模范评选工作和第三届龙岩市道德模范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福建好人”“中国好人”选树推荐工作,讲好“龙岩文明故事”。

今年元宵节,市委文明办联合市委宣传部与新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欢乐祥和闹元宵——龙岩市喜迎建党百年网上元宵灯谜晚会”。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龙岩红色、客家文化等本土传统文化,提升“我们的节日”品牌的影响力,以点扩面,推动培育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节庆品牌项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持续深入推进文明风尚行动

今年以来,市委文明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6字治水新方针,针对我市多地出现的严重旱情这一全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第一时间制作发布了“节约用水·有你有我”倡议书、H5和视频,20多万网友接力转发倡议,H5转发阅读量达60多万人次,各级媒体也广泛开展“节约用水·有你有我”宣传活动,有效推动“节约用水”的文明风尚的养成。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持续深入推进文明风尚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争做文明风尚的践行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深化疫情防控精神文明教育。全市文明办系统动员力量、用好载体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提高文明素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大力倡导佩戴口罩、讲究卫生、排队“一米线”、减少流动聚集、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规范。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在抗击疫情工作中的效能。

推进弘扬时代新风活动。持续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对全市主次干道的公益广告、街道社区、公共广场、交通场站、窗口网点和各类媒体媒介公益广告作品提档升级。

持续开展安全出行不违规、垃圾分类不落地、节俭用餐不浪费等“八不行为”规范活动。有针对性地抓好文明旅游工作,加大重要节日、旅游高峰期的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曝光警示,营造文明旅游良好环境;持续深化“礼让斑马线”“各行其道”“一盔一带”活动,联合市交通运输局、交发集团、公交公司开展“清静车厢·你我同行”创建试点,打造干净、安静、文明的乘车环境;广泛开展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深入开展诚信缺失问题专项治理,广泛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巩固现有4个诚信示范街区创建成果,积极推荐和创建新一年度诚信示范街区等先进典型,着力构建诚信宣传教育体系。

构建“五城联创”大格局

4月9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龙岩市2021—2023年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夺取龙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打造‘八大环境’、实现‘九大提升’”的“189”计划,全面启动我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人为本、问题导向、齐抓共管、提升拓展为原则,以开启新一轮各级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为契机,构建全市(新罗、永定、武平、上杭、长汀)“五城联创”全国文明城市大格局,力争实现“五城同胜”目标。

围绕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目标,重点在“八大环境”和“九大提升”建设上高效推进和内涵式发展。通过推进理论武装提升,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推进法治素质提升,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推进诚信龙岩提升,建设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推进道德建设提升,创建和谐宜居的人文环境;推进立德树人提升,优化未成年人社会文化环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构建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推进社会治理提升,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推进环境建设提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推进创建常态提升,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我市持续推行市领导挂钩街道、市直部门挂钩社区助力创城工作机制,推动市、区资源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开展创城日常巡查,定期跟踪督促新罗区、永定区履行属地管理职责,下发日常督查整改通知20期,涉及整改项目616个,单位46家。4月下旬,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治提升周活动,发动单位、学校和企业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营造浓烈氛围,夯实创城基础。

推动群众性创建活动再上台阶

5月10日,市委文明办举行全市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座谈会,总结我市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经验做法,启动新一届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举行创建工作培训。

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新一轮各级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要推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创出龙岩特色,创出老区品牌。

拓展工作领域,进一步扩大文明单位创建的覆盖面影响力,修订《龙岩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制定龙岩市各类精神文明创建申报、审核、反馈、整改等制度,进一步细化任务、量化指标,严格条件、严格程序、严格把关。目前,我市正积极组织开展新一届全国、省级文明单位资格申报、审核工作,加强动态监管,激励创建单位丰富活动载体,打造行业特色品牌,展示新面貌新形象。推动全国文明单位结构优化,加大培育力度,力争长汀、永定、武平、连城等实现“国字号”文明单位“零”突破。

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水平。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健全文明乡风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督促指导各地认真落实《龙岩市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办法》,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小切口,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组织开展新一届文明村镇申报工作,遴选一批全国文明村镇培育对象。以推动文明乡风、振兴乡村为目标,以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推动全市农村在村容村貌治理、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文明涵养等方面全面提升。

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增强文明家庭创建的针对性实效性。广泛发动基层组织,深入挖掘选树家庭典型,推选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群众认可的先进家庭,以典型示范引领全社会形成良好新风尚。开展丰富多彩的家训家规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廖志添·欧月萍全国文明家庭工作室”,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廉洁家训;将“文明家庭”创建与“最美家庭”“五好家庭”选树宣传展示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巡讲巡演交流活动,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涵育家庭美德,弘扬优良家风,培育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创新活动举措,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弘扬“三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抓实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和“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加强未成年人美育和“弘扬三红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做好新一届全国、省级和市级文明校园创建申报工作,实现文明校园创建100%覆盖。实施市、县、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三级联动,打造“阳光助力”品牌,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加大投入,促进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发展,探索推进文明实践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相结合新路子。加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委文明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