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苏区教育:开创了人民教育的先河
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闽西苏区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苏维埃政府开展以学校为阵地的义务教育、以军队教育为核心的干部教育和以识字扫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等三大教育实践,开创了人民教育的先河,成为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事业的源头,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传承。
义务教育,做到乡乡有列宁小学、村村有夜校,田间地头有读报组和识字牌,使苏区群众普遍接受教育。1929年12月13日,共青团闽西特委执委会会议决议:一乡开办一平民小学,一区办一列宁小学,一县办一列宁师范。如1930年3月,上杭溪口乡创办列宁师范学校,龙岩创办闽西列宁师范暑期学校,等等。
干部教育方面,1930年5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利用省立九中(现龙岩一中)创办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闽西籍开国将军刘亚楼等一批人,都是经过当时的红军学校培养造就后逐渐成长起来的军事指挥员。闽西苏区还创办了闽西红军学校、中央红色护士学校等。
社会教育方面,以识字扫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普及率很高,其中多数妇女以夜校为主识字扫盲,如早在1926年就参加革命活动的张龙地等一大批革命妇女,都是通过夜校等接受革命教育的。他们极大地推动了妇女的解放运动,对苏区的扩红支前和生产建设都有直接的积极影响。
闽西华侨捐资助学成风,以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为代表的一批华侨尽力扶助家乡兴教办学校,为闽西教育事业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学生思想的觉醒及其爱国民主行动有所提升,民主意识觉醒得较早的是龙岩师范学校学生的罢课行动,不少进步青年直接从学校走上了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