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在探索实践中开辟


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房屋里,一楼大厅的一侧厢房内,煤油灯下,毛泽东写完给林彪的信后,站起来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透过镶嵌着木雕梅花的小窗格,感受天井里几盆青兰迎寒而上的蓬勃葱绿……

“七一”前,前往古田会议旧址群瞻仰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在离古田会议会址一公里的赖坊村协成店里,各地参观者面对毛泽东的卧室凝思,尽情想象着91年前的那个冬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信的情景。

这封最初以《时局的估量与红军行动问题》为题、新中国成立后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改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名信,有力地批判了以林彪为首的部分红四军指战员“中国革命高潮未必很快到来”“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观主义思想,表明当时在毛泽东的认识中农村中心思想已经形成,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出来了!

道路问题,事关中国革命的兴衰成败。而正确的道路,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经实践论证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自然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井冈山初探: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继南昌起义后,党在一年多时间里又接连发动了100余次武装起义。从各地武装起义的实践证明,中央最初为起义制定的占领城市的目标是不符合实际和行不通的,而只有毛泽东等率领的秋收起义军在实现从进攻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转折中最成功。

毛泽东成功创建了党领导的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他在井冈山所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的决议和报告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这一思想,总结了井冈山的对敌斗争经验,提出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发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初步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发展壮大革命力量的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长汀孕育:作出“创建中央苏区”决策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同年3月20日,毛泽东在长汀辛耕别墅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了创建中央苏区的正确战略决策,充分表明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了升华。

在开辟赣南闽西中央苏区的实践中,尤其是两次入闽,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使毛泽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推动着毛泽东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古田会议重申:强调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在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中发生的红四军党内的一场大争论,主要是围绕党的建设和党在农村中如何进行革命斗争这两个问题展开的。古田会议虽然没有直接讨论革命道路问题,但是由于古田会议着重解决了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找到了建党新路,解决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关键问题。

特别是古田会议在解决党建路线的同时,批判了流寇主义思想,重申了建立巩固根据地的重要性,也为解决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核心问题,即工作重心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古田会议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

协成店论定:最终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古田会议胜利闭幕后,迎来1930年元旦。红四军前委委员、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新年贺信,信中再次显露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观情绪。为了教育党内同志,肃清错误思想在红四军中的影响,1月5日,毛泽东在协成店给林彪写了长篇回信。

在这篇回信中,毛泽东进一步批评了党内普遍存在的主张流动游击,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城市中心思想,阐明了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强调了农村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及对夺取全国政权的意义。在回信的最后,他热情地讴歌了即将到来的中国革命高潮,坚定了全党全军全国革命群众争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理论的提出,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一块重要“基石”。

毛泽东写完给林彪的信后,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转战江西,追赶朱德率领的先行上路的红军主力。途中,他登上武夷山巅,极目四望,即景抒情,写下了《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