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四好农村路” 砸锅卖铁也要干
——记连城县宣和乡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三友
□记者 罗玉文 通讯员 郭丽华 罗展阳
“路不通,人心就不齐,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昨日,驱车行驶在宽阔平整的乡道Y076,连城县宣和乡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三友深有感触地说。
眼前路面整洁、绿化美丽的乡道Y076,在几年前却是另一番模样: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日常出行。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2018年,谋划已久的修路计划准备启动,然而一大堆困难和问题却摆在了眼前:道路拓宽要征地十余亩、迁坟三十余座,树苗菜地要补偿,更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乡政府财政十分困难,工程款基本要自筹……
“干!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干!”面对困难,黄三友没有退缩。他立即着手组织村两委召开会议,把涉及的问题和困难摆在桌面上,大家进行商议,并组织分工,分头做好老百姓工作。说干就干,黄三友率先无偿让出自家2亩土地,全力支持公路拓宽。
当地企业家黄亮海听说后,立即找到黄三友,表示愿意出资帮助村里修路;村民黄新炳表态,要捐出1.5亩土地来支持建路;为了让道路裁弯取直,傅家祠堂理事长傅其明积极做通宗族成员工作,主动让出祠堂的一半围墙……在黄三友的带领下,捐款让地、助力修路的感人事迹接连上演。
在农村,迁坟是一件让人十分头疼的大事。为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黄三友四处奔走、苦苦相劝,说明修路的利益,讲清资金的困难,以花费最少的资金完成了迁坟工作。
修路阻碍基本解决了,刚刚缓上一口气的黄三友又遇到更加严峻的问题:资金严重缺口,除交通部门补助166万元外,还缺口410余万元。面对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乡财又极度紧张的状况,他一筹莫展。“决不退缩,就是拼了命也要干!”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黄三友咬咬牙,拿出十几年的存款共计180万元,先行垫付给工程队,他握着项目经理的手紧紧不放开,动情地说:“老百姓太需要这条路了,有我在,你就放心吧,工程款一分也不会少!”当村民得知此事后,全村紧急动员,纷纷捐款捐物,硬是把工程款凑齐补足。
为了工程百年大计,黄三友多方打听、四处寻找最好的工程材料,在30公里外的金鸡岭采购砂石,在长汀河田选用河沙拌湿泥土……
2019年3月,道路顺利建成通车。那一天,村民像过年一样欢乐喜庆,家家燃放鞭炮庆祝,看着窄小的道路变成了宽大整洁的公路,老百姓纷纷对黄三友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