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五一”旅游业强势复苏!
乡村游唱主角,红色游热潮涌!
□记者 施薇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假期。在有效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大潮下,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尽享好时光,体验民俗,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欢度假期。
接待游客184.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翻倍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果说在去年,旅游业借“五一”假期得到“喘息”机会,那么今年“五一”则是进入“追赶期”。
我市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8日,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五一”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84.5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6%,实现旅游收入11.69亿元,两项指标均比2020年同期翻倍增长,其中,接待游客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何让游人在为期五天的小长假中过得更加充实?各级文旅部门在节前集中推出了一系列假日文旅重点活动:第三届文旅产业大会在长汀召开、新罗区四镇同步开展“乡村文化旅游节”、连城县举办“莆莲知青瀚墨情”摄影书法展等,同时,各重点景区还推出各类优惠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节前,我市还专门邀请了李云迪、胡静等6位明星担任“龙岩旅游公益官”,组织开展“抖音挑战赛”,仅在抖音平台曝光点击就达2.9亿次,此外,十集人文美食纪录片《味传闽西》5月3日在优酷全网首播,当日即在全国引发关注与热议,次日进入该网美食热播榜、免费榜双双第六名,并进入纪实热播榜。
全域游多点开花,乡村游厚积薄发
在五天小长假中,旅游行业继续出现新的变化和趋势。
受疫情影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市民游客更注重旅游安全,加之高速免费通行的利好影响,自助自驾游成为“五一”假期市场主流之一。“虽然跨省游恢复了,但当下旅游需求依然受到多种因素抑制,旅行社很难恢复至往年同时期的接待量,‘五一’期间,市民出行以自助自驾游为主,旅行社接待的旅游团队游客量没有明显涨幅,从此次假期出行数据来看,我们期待更多的利好政策,让下半年能够‘回血’。”龙岩中元国际旅行社总监张毅凡介绍。
今年正值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目的地也成为假期的旅游新热点。我市各红色景区迎来大批旅游者,古田会议会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遗址旅游热潮涌动,不少红色旅游景区还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和学习党史,感悟红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此外,本地人多游本地,乡村旅游广受青睐。以乡村农家乐、休闲娱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成为短线旅游的主力。“五一”期间,城市周边游、乡村一日游、散客自由行人数成倍增加,乡村旅游广受青睐。如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以新罗区乡村文化旅游节为契机,“五一”假期,利用水上乐园、果蔬采摘、彩虹冲浪、山地花车、三角梅花海等丰富着乡村旅游发展业态,游客接待量达3.2万人次,旅游消费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除了自助自驾、红色、乡村生态旅游热度高涨,文博旅游、亲子游等新趋势也不断丰富着旅游业态,使我市旅游市场更为多元化。如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推出了土楼花木兰披甲,富有客家特色的客家风情表演、十番音乐、木偶表演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百变金刚总动员等趣味活动;刚开园的龙岩未来城有儿童公园、音乐喷泉、奥特莱斯商业街等,成为假期旅游“打卡”新名片;市美术馆举办了“画说闽西非遗”实物展……
文旅市场安定有序,疫情防控毫不放松
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带队深入景区,开展旅游安全、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实行包重点景区责任制,强化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监管。
各旅游景区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执行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要求,认真落实健康监测、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采用扫码支付、电子门票等技术手段进行购验票,鼓励实行实名制网络预约购票,引导游客分散进入,减少人员近距离接触和瞬时聚集。
据介绍,“五一”假期,全市累计出动执法检查553人次,抽检文旅场所244家次,未接到旅游投诉事件,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