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人民心中永远的圣地

——革命老区龙岩考察记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 周玉文

2020年11月,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与我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游训龙教授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一起考察了革命老区——龙岩,深入考察了上杭古田会议会址、永定土楼群、“红色小上海”——长汀,给人最深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深深地领悟了什么叫古田胜利出发!其中一条贯穿于其中的红线或者精神脊梁就是:“先烈之血、主义之花”——革命理想高于天,红色闽西的逻辑起点皆源于此,从而注定闽西的底色是永远标志着镰刀与斧头的红色,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理想、情怀和境界,正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才能走向新中国、走向新时代、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激励龙岩人民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再创佳绩。

1929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到古田,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探索如何建党建军的正确道路。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解决了当时困扰党和红军建设的重大问题。古田会议决议如汩汩流淌的清泉,浇灌出中国革命的希望绿洲。在毛泽东的视野里,这次看似波澜不惊的会议却蕴含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古田会议结束后的第八天,毛泽东向中央报告说,“大会决议及中央指示,即在理论上克服各种倾向,一一执行的问题,当待今后的督促与奋斗。此一月的光阴易过,红军在表面中在于政局没有惊人的斗争,但于今后斗争,却建立了基础。”短短几句话,昭示了古田会议深远的意义。1930年新年伊始,毛泽东又在古田奋笔疾书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创性地找到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此,党和红军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而古田会议也成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出发”的代名词。

说起古田会议,不能不说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的长汀。其实红四军1929年3月由江西转战长汀,才有后来的古田会议。毛泽东初来长汀就解决了红四军在“井冈山经济无出路”的艰难困境,筹到了5万银圆,极大地缓解了当时红四军的经费问题。毛泽东发现汀州在红四军乃至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价值,将汀州放在战略格局中思考,定位为我“东南根本重地”;朱德说得更加直截,“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周恩来曾在给中央的信中说:“汀洲(州)的繁盛,简直为全国苏区之冠(中央区虽有九个城市,但无有如汀洲的,其他苏区尚无固定城市)。”后来谢觉哉在《南方老根据地印象记》中这样描述长汀:“它是中央苏区的腹地,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中心。当年因为红军干部常来此开会,来往客商也川流不息,所以长汀贸易很是繁荣,在苏区有红色的上海之称。”的确,“红色小上海”的头衔,长汀当之无愧。毛泽东在长汀开启了探索发展工商业、建设经济中心的先河,先后建立了红军被服厂、印刷厂、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福建兵工厂、造纸厂、弹棉厂等15家工厂,占据中央苏区国有企业的“半壁江山”,还有中华贸易公司、中华商业公司、纸业公司等承担着红白区之间的贸易往来,鼓励工商,推进了汀州经济的繁荣,从财政上撑起苏维埃共和国的大厦。

当我们考察长汀博物馆时,一张曾担任党的临时负责人的瞿秋白牺牲前的照片,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以微笑、坚毅、从容的表情慷慨赴死,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最好诠释。在走向刑场的路上,他高唱国际歌、“红军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口号。到达刑场后,瞿秋白盘膝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践行了自己“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铮铮誓言和崇高信仰。在闽西、在全国,无数像瞿秋白一样的共产党人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其英雄气概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前,松毛岭战役打响。战况异常惨烈,数千名红军战士以生命代价迟延了敌人对中央苏区的进攻。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闽西儿女或做开路先锋,或在部队殿后,喋血湘江,斩关夺隘,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到达陕北。

闽西这片热土滋养了党和红军,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走向新中国的道路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后授衔时,从龙岩走出了杨成武、刘亚楼等68位开国将军。

时光飞逝,在龙岩这片热土里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田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辉映出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亦映照着现实和未来!“红色小上海”——汀州的红色印记依然历历在目,以它独有的姿态承载着昨天的故事,伴随着今天的旋律,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延伸,令人神往,催人奋进。

在闽西的考察中,我们处处感受到龙岩的美丽和龙岩人民积极向上、自信满满的精神风貌,折射出闽西老区人民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建设美丽新龙岩、幸福新龙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向世人更好地展示闽西的鲜亮底色和独特风格,让革命先辈的崇高信念代代相传,不断激励龙岩人民在新的长征路上努力奋斗,将伟大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描摹未来,推进闽西红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更好地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常抓常新,以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产生兼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效果,更好地回馈闽西人民在革命中的伟大付出,让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日成真。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