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谨防虫咬性皮炎


春末夏初,随着气温升高,各类虫子也开始活跃起来。由于衣物穿着变少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儿童成为了虫咬的主要受害人群。近日,笔者从我市多家医院皮肤科了解到,最近因为被虫咬而患上虫咬性皮炎去医院就诊的儿童明显增加。

“上周六傍晚带着儿子去公园玩,结果回家洗澡时发现他的腿上起了好几个包,给他涂了一些止痒的药水,就没太在意。第二天发现有几个地方竟然变成了许多的小水泡,看着挺吓人,就赶紧带他到医院检查。”家住曹溪的吴先生带着孩子在医院等待区等待医生叫号。而坐在他的旁边罗女士也表示,她的儿子前几天在小区的花园里玩耍,回家后发现身上起了很多的包,不但好几天了都没消下去而且还多出了几个,所以就带他到医院检查。

对此,我市皮肤科林医生表示,虫咬性皮炎又称丘疹性皮炎,可以说是由节肢动物类叮咬的外因性变态反应。通俗来说是指被蚊子、螨虫、跳蚤等叮咬后,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是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一般表现为红点、红斑、丘疹、风团、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气温不断上升,蚊虫活动增加,而不少市民选择早晚到公园等地散步也增加了与蚊虫的接触机会,导致虫咬性皮炎增加,尤其儿童皮肤稚嫩,抵抗力较弱,故虫咬后易发生过敏性皮炎。

对此,林医生提醒市民,预防虫咬性皮炎,要做好室内环境卫生,保持通风、干燥,还可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勤换衣服、被褥,定期曝晒、拍打被褥、床垫、枕芯、草席等物品;保证合理的饮食及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特别要注意的是,外出游玩时,最好穿长衣长裤,准备驱蚊手环、防蚊贴、驱蚊水等防蚊虫叮咬的物品,并且尽量不要到草丛密集或者有积水的地方玩耍。一旦被蚊虫叮咬,应及时止痒,避免抓挠,严重者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傅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