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必须扫码点餐?

“前几天去一家餐馆吃饭,说是要扫码自助点单。”日前,我市67岁市民郭先生称,“这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太麻烦了。点单程序复杂,要授权还要登录,然后看图片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菜,最后只好叫来服务员,当面询问后帮忙点单。”
市民蓝女士是龙腾路一家家常菜馆的常客,甚至连菜单都能背下来。但自从店里使用无接触点餐,原本轻松的点菜过程变得复杂了。“手机上的字小得看不清,从列表里找菜品也费劲。有时候不小心点了返回,就退出了小程序,再登进去还得重新选。”蓝女士抱怨说,“以前点菜说几句话就可以了,现在少说也得折腾上好几分钟。”
“您好,扫描桌边二维码,即可在线点餐”“我们现在不再提供纸质菜单,只需用手机扫码就可以点餐了”……从纸质菜单到Ipad智能点餐,再到手机扫码点餐,现如今扫码点餐似乎已经成了市民去餐厅吃饭的必备步骤。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扫码-点单-结账”的流程是消费者最能接受的,不需要进行太复杂的操作和太多授权就能完成。但在一些点餐系统中,用户扫码后会弹出申请获取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等信息的弹窗,如果拒绝就无法使用在线点餐功能。还有些扫码点餐后就要先关注公众号;要想获得商家的优惠券,还需要提供手机号甚至注册成为会员等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最近,市民周先生的微信里总收到各家餐厅公众号推送的消息,“每去一家餐厅,就要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现在光餐厅公众号就有几十个了。”市民杜小姐称,她碰到的很多公众号都是要求授权,要么是微信授权,要么是手机号码授权,如果不点“同意”就无法点餐,“问餐厅工作人员,他就让我点击同意。但我对此有些担忧,用户信息是个人隐私,为什么不能扫完码就直接进入页面点餐呢?”市民卢先生则表示,餐厅应该在不涉及隐私信息的情况下推行扫码点餐,“在线点餐的确方便,但前提是不应涉及个人隐私,只是单纯的扫码点餐,是可以接受的。”
对此,消协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也就是说,消费者有权拒绝扫码点餐。商家只提供扫码点餐这一种点餐方式时,消费者可以要求提供其他点餐方式。”该工作人员表示,“就像付款方式,可以手机支付,也要有方便老年人的现金支付,不能拒收现金。扫码点餐虽能节省商家人力、提高效率,但同时也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更要方便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邱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