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作证


□ 林阿玲 陈子斐

新泉,镇以泉名,临水靠山。小镇的北村岗头,汀江支流的连南河畔,一棵苍郁的大榕树如巨伞般覆盖在河滩上方。90多年来,它巍然屹立,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鲜血开辟新天地、用汗水浇灌新生活的平凡与伟大。

1929年5月,红四军首次进驻新泉,就在这棵大榕树下,毛泽东发动劳苦大众团结起来闹革命。张瑞明、张育文、张南生等一大批优秀的新泉儿女听从召唤,投身革命。这块土地,自此烙上了深深的红色印记——成为红四军首次政治军事整训地、古田会议决议案起草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初步完善地、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创办地……

革命的硝烟散去,沧海桑田,古榕以不变的姿态挺立岗头,见证着当年红军战士洗澡避女人的温泉谷笪围栏被坚固的混凝土墙取代,见证着新泉这片土地上的一座座矮土房变成一栋栋小高楼,见证着大大小小的温泉旅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见证着红色风情小镇的孕育与诞生……

90多年过去,大榕树以及望云草室等红色旧址,早已构筑成新泉人民的“精神坐标”,内化为血脉里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这里,有接力守护工农妇女夜校的黄发兰,有义务挖掘整理新泉红色故事的杨彬芳,有热心投身“大榕树讲坛”的退休教师张开涛,有受红色产业感召回乡创业的企业家,有许许多多在建设发展中支持征地拆迁的当地群众……他们接过先辈手中的旗帜,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不忘初心、一路向前、接续奋斗。

古榕作证,党的鲜红旗帜,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信心所在、力量所在、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