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出鞘扫黑恶 清风正气朗乾坤

——龙岩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实


□ 记者 曾燕福 通讯员 谢淑英 张国斌

民惟邦本,本固安宁;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

2018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号令即出,动若风发。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红土地上容不得任何黑恶毒瘤的鲜明态度,重拳发力,掀起了摧毁黑恶势力的强力风暴,依法打掉了一批黑恶犯罪团伙,查处了一批涉黑涉恶腐败分子和“保护伞”,整治了一批治安乱点,整顿了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

扫除黑恶、剜掉毒瘤、打“伞”破“网”、固本强基……持续亮剑,成绩斐然。2月8日,记者从市扫黑办了解到,三年来,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2020年12月全省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调查中,我市扫黑除恶成效好评率达99.09%。全市政治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同步净化,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频俱增。

高位推动 强化担当

荡涤黑恶,唯有利剑高悬。

全市紧紧围绕“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常治长效”工作目标,以强烈政治担当落实重大政治责任,采取强有力举措,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开展——

高站位统筹谋划。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落实省委“五级书记带头抓”和“四个亲自”要求,主要领导以上率下,推动工作落实;

高规格组织推进。设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 扫黑办牵头抓总、各专项组深化措施、同频共振,有力推动专项斗争责任实体化、措施精准化、成效最大化;

高声势宣传发动。在市属媒体要闻版、重要时段持续开设“扫黑除恶”专栏,通过e龙岩、宣讲团、红色文艺轻骑兵、“小手拉大手”、“章”口就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种宣传,彰显市委、市政府铲除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

高标准狠抓落实。实行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通过“大督查、大落实”,紧盯大要案件和突出乱象,强力推进“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等“六清”行动,圆满完成专项斗争各项目标任务。

依法严惩 铁腕治乱

利剑出鞘,雷霆万钧。

2019年5月27日,新罗区人民法院对林文金、倪某辉等29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进行公开宣判。

林文金涉黑组织长期欺行霸市,当地百姓对其深恶痛绝。2016年下半年,林文金等人强势介入并垄断新罗区瓶装液化气市场,致使瓶装液化气单价由5500元/吨提高至7000元/吨,严重侵害当地群众利益。该组织被摧毁后,新罗区液化气市场恢复有序运行,每瓶液化气下降20—30元,市场的营商环境得到净化,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扫黑除恶是“国家行动”,也是“民心工程”。自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把打击锋芒瞄准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建立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协作联动、提前介入和会商研判机制,形成政法机关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聚焦重大复杂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加强侦捕诉审全程指导,推进案件高质高效办理。重拳出击,精准出手,实现县(市、区)涉黑案件侦办全覆盖,有力震慑了黑恶犯罪,形成了压倒性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共侦办涉黑涉恶案件96件,其中涉黑组织15个、涉恶集团43个、涉恶团伙38个,提起公诉579人,一审判决84件499人。

在全省率先组建扫黑除恶执法监督“尖刀连”,进行8次巡回督导,提升执法效能。出台加强黑恶势力、涉麻制毒、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财断血”协同配合和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全方位清缴“黑财”“隐财”。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恶案件财产价值约21.5亿元。

举全市之力铁腕治乱,创新推出一系列硬核举措,依法严惩了一批严重毒品犯罪分子,打造出毒品治理的“新样本”。2018年龙岩辖区全面退出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地区名录。2019年9月,龙岩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禁毒示范创建工作先进城市” 。

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整治成效进一步巩固扩大,实现立案数、群众损失数下降与破案数、犯罪嫌疑人抓获数上升“两降两升”目标,多次得到国务院、公安部和省联席办充分肯定。

循线深挖 打伞破网

有黑必扫,除恶务尽。

全市始终把排查线索、摸清底数作为开展专项斗争的重要基础,持续开展线索摸排核查大起底活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持抓实线索管理、抓实核查办理、抓实督办复核,拓展结果运用,实行“清单式”“串并式”“挂账式”管理,高质高效推进重点线索清零。该做法在全省视频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中央督导组交办市纪委监委、市公安局重点线索32件,核查率、办结率、复核合格率均达100%;中央督导组交办的其他问题线索278件,省督导组交办的问题线索318件全部办结,线索成案率居全省第三。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坚持“两个一律”“一案三查”,对涉黑涉恶案件,一律深挖其背后腐败问题;对黑恶势力“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深入开展“三筛三不放过”以及线索集中核查、“惩腐打伞”专项攻势行动,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等问题,切实扛起专项斗争的政治责任。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534件656人,立案审查调查259件27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8人。挂牌督办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14批,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5批21起23人,发送纪检监察建议书50份。

源头治理 铲除土壤

扫黑除恶出重拳,不获全胜不收兵。

为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我市结合“红土先锋”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对所有基层党组织全面“体检”。选优配强严管村干部队伍,落实备案管理和联审常态化机制,坚决把不符合条件人员清除出去、挡在门外。将软弱涣散和后进村(社区)党组织全部列入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重点整顿提升,切实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推行红色近邻党建,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小区—网格(楼栋)”四级组织体系,实施在职党员“回家”工程,4.3万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回小区开展扫黑除恶、平安综治宣传和基层治理服务,引导组建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推行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向网格集聚,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专项斗争的工作优势。

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行业乱象,构建部门协同“机制链”,充分发挥监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公安提示函“三书一函”的效用,推动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资源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十大行业领域整治,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的滋生土壤,建立长效常治的工作机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的最好注解。我市将梳理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做法和经验,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探索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严惩机制、源头治理的防范机制、智能公开的举报机制、精准有效的督办机制、常态推进的领导机制和激励约束的考评机制等“六项机制”,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龙岩建设,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营造更加安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