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加强监督制约 提升治理效能
□记者 曾燕福 通讯员 傅彤
“浮雕由古田会议会址、党旗、青山白云构成,寓意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3日,走进上杭县古田廉政教育中心,正前方序厅背景墙上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展主题浮雕直击人心。
走进红色古田,追忆星火之源。据介绍,市纪委监委在古田廉政教育中心精心打造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展布展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开馆后将成为面向全体党员干部的重要党风党纪教育基地。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故事,将珍贵的红色记忆转化成生动的党性教育教材,将党纪国法铸造成发人深省的警世洪钟。
去年3月,市纪委协助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监督制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廉政教育体系,着力探索一体推进“三不”的实现途径、有效载体和具体办法,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依规依纪依法 高悬惩腐之“剑”
“卢晓闽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精神缺钙,不信马列信鬼神,背弃初心和使命,将公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甘于被围猎,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且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影响恶劣……”
2020年11月9日,永定区纪委监委网站发布了对该区林业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林业党总支书记、四级调研员卢晓闽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此前,经永定区委批准,永定区纪委对卢晓闽严重违纪问题立案纪律审查;根据市监委指定管辖,武平县监委对卢晓闽严重违法问题立案监察调查。
惩治腐败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不能退,查办案件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依规依纪依法,持续形成高压震慑,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为一体推进“不能腐”“不想腐”提供支撑。
聚焦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成为全面从严治党障碍的腐败问题。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办了市公安局原二级高级警长郑涛、市交发集团原总经理吕荣裕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各县(市、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办了林业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部门“一把手”“关键少数”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2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08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37人,持续释放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强烈信号。
对顶风违纪者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全市腐败存量有力削减,腐败增量有效遏制,“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初步显现。一年来,全市有13人主动投案说明问题。市纪委监委直接受理反映县处级干部检控类初信初访件连续四年下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科级干部案件数连续两年下降,2020年分别再降15.3%、9.6%。
织密监督网络 扎紧制度之“笼”
“我们终于有了幸福小窝,这个冬天都不觉得冷了,心里特别温暖。”日前,在连城县连冠花园小区,申请廉租房的市民们终于拿到了钥匙,大伙儿喜笑颜开。
去年以来,在连城县纪委监委关于规范保障性住房配置监察建议的督促推动下,该县住建局制定出台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管理实施细则等3项制度,明确申请标准,并清退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条件的住户,让真正急需之人住有所居。
防止腐败扩散蔓延,既要靠思想自觉,又要靠制度刚性约束。紧紧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落实“1+X”监督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整合提升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的合力,督促推动各级党组织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着力提升监督质效。全市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84份,推进建章立制355项。
对“一把手”“关键少数”进行监督既是推进“不能腐”的重点,也是难点。去年11月,市纪委监委探索制定《龙岩市纪委监委监督党政“一把手”“关键少数”的实施意见》,建立“关键少数”挂钩监督机制,通过开展谈心谈话、精准分析评价、动态跟踪了解,及时处置线索等方式,全面客观掌握“一把手”“关键少数”履职情况和现实表现,监督推动“一把手”“关键少数”履职尽责、廉洁从政。
在市纪委监委的示范带动下,新罗区出台关于加强党内同级监督工作的若干规定,推动监督“关键少数”有章可循。上杭县纪委监委建立健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通知书制度,督促全县各级党委(党组)有关领导干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日常监督常态化、规范化。
信息化助力打通基层堵点,推动监督向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延伸。漳平市灵地乡西坑村的老郭,用手机登录微信小程序“漳平市扶贫资金公示平台”后,点开小喇叭语音播报,就能够清楚听到自己的每一笔扶贫资金补助收入。
“漳平市扶贫资金公示平台”是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探索运用“制度+科技”实现信息化监督的生动例证。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大力推进“制度+科技”监督平台建设,专门出台推进“制度+科技”信息化监督工作意见,以信息化监督平台建设为抓手,汇聚11个单位15个监督平台,涵盖扶贫、民生、环保、工程招投标等领域,形成重点行业全覆盖、市县紧密联动的信息化监督工作新格局。
以公开促进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制度之“笼”越扎越紧。在2020年秋季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中,我市探索运用“制度+科技”手段,严格按照“统一平台、就近划片、免试入学、批次优先、积分排序”等原则,让招生工作更加阳光、更加规范。全市招生咨询热线电话量、12345平台诉求件同比分别下降40%、45%,中心城区实现阳光招生违纪问题“零举报”。
强化红色引领 筑牢思想之“堤”
“他们一个个把我围在中间,使我成为他们的猎物,需要时则一刀一刀宰割我的血肉,为他们谋取私利,而我自己也乐此不疲,甘愿受围,甘愿为他们服务。”1月4日,在市纪委监委留置场所警示录拍摄现场,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新罗分局原局长郑涛在镜头前流下悔恨的泪水。
拍摄警示录以案为鉴是古田廉政教育中心做好“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一环。市纪委监委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创新打造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干部培训及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古田廉政教育中心,以警示教育强党性,用红色教育悟初心,牢牢抓住“不想腐”这个根本。
坚持把红色文化和廉政教育相结合,市纪委监委结合深化“一镇一孝廉”活动,充分挖掘闽西红土地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专题制作《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温金娥》等17期孝廉主题微信,创作推出微视频《刘亚楼将军的严与廉》《红色金融家曹菊如》等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廉政文化精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持续涵养清风正气。
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激励闽西红土地上的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市纪委协助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强化精准问责激励担当作为推进新时代新龙岩新发展的十六条措施》,强调把握精准问责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明确要求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及诬告陷害者澄清、正确对待受处理处分的党员干部,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诬告陷害行为3起,为72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相结合,鼓励干部轻装上阵、大胆作为。”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传承“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血脉,我市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截至目前,共通报62期124个清风正气典型事例和124起不良习气典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