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指数化投资加速
2021年炒股还是养基?
新年以来,资金抱团斥资买入核心资产,市场上屡屡出现指数涨而大多数个股跌的现象。我国指数化投资也步入“快车道”。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春季躁动行情如今已经进入后半场,机构资金抱团是趋势,短期内不会瓦解。受价值观和投资环境的双重影响,行业核心龙头以及景气度清晰的行业将成为机构资金追逐的对象,叠加国内居民储蓄搬家、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青睐,有望带来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未来可能需要时间和业绩来消化估值。
此外,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近期表示对2021年A股保持谨慎态度,市场将会剧烈波动,上半年经济有过热倾向,带来股市疯狂上涨,之后或震荡下跌。
春季行情进入尾声?
2021年以来,A股上演春季躁动行情,在白马蓝筹股的带动下,大盘指数大涨而个股跌多,近日A股指数回调而个股涨多。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分析,信号很明显,春季躁动行情基本进入尾声,白酒、新能源汽车等个股获利回吐,虽然目前不能称已经见顶,但可以说大盘指数上涨已经进入后半场。如果机构进行第二次抱团,大盘将要涨至3600点至3700点。
“由于2021年初以来A股上涨速度过快,在微观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出现了部分龙头个股的估值大幅溢价的情况,未来可能需要时间和业绩来消化估值。”严凯文进一步分析。
从成交金额角度来看,两市交投活跃。居民端资产配置逐渐转向股票,购买方式更多是通过基金等机构投资。2020年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合计达1.9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机构抱团是否瓦解?
机构抱团能否持续?对于当前白马蓝筹股的回调,市场直呼机构抱团有所松动,是否出现瓦解信号?
“这不能称为机构抱团瓦解,未来资金抱团是趋势,但结构上会有所不同。”严凯文告诉记者,机构资金的抱团,主要是受价值观,以及投资环境的双重影响。机构类资金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超50%,一方面是由于全球优质核心资产的缺乏,行业核心龙头以及景气度清晰的行业成为机构资金追逐的对象;另一方面叠加国内居民储蓄搬家、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青睐,带来核心资产价值的重估。
“机构抱团行情其实也是机构选择趋同的结果,机构和市场给予其高市盈率、高估值,也符合正常逻辑。”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奥平分析。
张奥平指出:“抱团突然瓦解的前提是龙头公司基本面发生转变,这个突然转变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如果它们的业绩表现的是比较稳定的增长,即使是回调也不会出现瓦解,而长期表现可能将是震荡上行。所以,长期来看,这种资金端机构抱团的发展方向将在未来持续下去,伴随着A股的机构化,优质龙头公司将继续得到机构资金关注。”
投资者炒股还是养基?
2021年,随着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A股上市企业继续扩容,居民储蓄资金等增量资金纷纷入市。备受关注的是,如何配置资产?随着指数化投资加速,尤其是在基金“抱团追龙”情况下,普通投资者是选择炒股还是养基?
“2021年A股将呈现宽幅震荡的结构性行情。”严凯文预测,“核心原因在于支撑和制约A股的核心因素将一直处于相互交织的状态,紧信用下的降估值与全A盈利修复相互影响。”随着流动性宽松阶段逐步退出,个股估值降维度将是必然,核心上涨逻辑也将回归盈利修复。从投资角度出发,严凯文认为,军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在张奥平看来,机构的逻辑还是趋向于找到行业当中具有发展潜力的龙头股,未来个股“一九分化”趋势明显。2021年经济复苏下,业绩有望好转,政策方面也不会出现“急转弯”变化,上半年重点还是在于新基建以及大消费行业,科技公司目前的业绩可以支撑其资本价值,但是过高或者基本面出现问题的科技个股也会有所改变。
张奥平建议,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对于趋势的判断是最重要的。全面注册制箭在弦上,整个资金端在逐步实现机构化。个人研究能力再强,也不能比拟专业机构团队。因此建议将资金交给机构,通过买基金的方式参与投资。随着市场变量的增多,很多投资者过去的投资经验很难再复制。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