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吕素梅
问:“十三五”期间,我市商务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答:“十三五”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招商引资、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全市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超越取得新成效。
招商引资上新台阶
五年来,围绕打造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创新招商体制机制,成功引进了常青三元前驱体生产、正大食品、上杭新型阻燃新材料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实现新签约项目1512个,总投资5179亿元。
对外贸易提质增量
与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全市外贸进出口总规模达1410亿元,年均增长5.25%。2020年,实现外贸出口逆势大幅增长,增速全省第一。2016-2018年度,我市连续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境外投资走在全省前列
积极稳妥推进“走出去”投资,以紫金矿业为龙头带路,加强对“一带一路”等境外投资。“十三五”期间,全市新批(备案)对外投资项目27个,中方投资额56.57亿美元,境外投资走在全省前列。
内贸市场繁荣活跃
创建了龙岩大道核心商圈等省级示范商圈,武平东留、桃溪,连城朋口,长汀河田,漳平南洋等省级商务特色镇,完成一批批发零售市场建设或改造。“十三五”末,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0亿元,年均增长达8.7%。
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覆盖,获批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11·8”机博会被列入全省重点涉台展会,网红经济、直播带货快速兴起,获2017-2018年度全省市长“菜篮子”考评第一,我市商贸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问:“十四五”市商务局准备怎么干?
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全市要聚焦实体经济,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改革开放,高效率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市商务局将在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扩大内需促消费,扩大对外开放,服务于新发展格局上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73.61亿元,年均增长2%;实际利用外资15.32亿元,年均增长4%。“十四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0亿元,年均增长4%。
主要工作: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大招商,引进大项目。通过构建精准产业招商体系,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深化龙台经贸交流,力争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
聚焦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大流通,形成大市场。建设一批商业综合体、冷链物流、省级示范商圈、商务特色镇、夜间特色街区等,打造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聚焦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大平台,推进大开放。抓住RCEP签订的良好契机,利用好厦洽会、进博会等平台,加快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稳外贸、稳外资、促进对外投资。
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大学习,促进大提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培训活动,培育“红土招商先锋”党建品牌,组建商务巾帼服务队、招商引资青年工作组等,打造一支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商务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