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节黄金周重现繁荣景象


“十一”黄金周历来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十一”黄金周,中国消费市场明显复苏,旅游出行、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均呈现繁荣景象。外媒报道称,黄金周经济火热既体现中国抗疫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也向世界传递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清晰信号。

“什么疫情大流行?节假日期间,游客激增,长城人潮涌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日的报道标题,代表了外国人对中国“十一”黄金周的普遍印象。

一起回武汉感受“英雄城市”,到东北粮仓坐看秋收盛景,融入“世界屋脊”雄奇风光,穿行大西南的绿水青山间……这个假期,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走出家门,追寻诗和远方,品味大美中国。北京烤鸭、广州茶点、桂林米粉、重庆火锅……冷饮店的生意“热”起来了,老字号的招牌新起来了。观展览、看电影、走亲访友……重新流动起来的中国又现生机活力。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中国成功控制疫情,是中国人得以在黄金周放心出行消费的大前提。彭博社评论,疫情在中国已基本得到控制,黄金周假期显示了中国对经济复苏和公共卫生措施的信心。

把疫情损失补回来,从政府到企业,都在抢抓黄金周契机提振消费。外媒关注到,浙江发布价值5亿元的旅游消费券,精选500多个优质景区和700余家优质酒店民宿产品,助推旅游业复苏;江西各地推出1500余场次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涉及旅游、零售、餐饮、汽车、电商等领域,参与商家超过1万家;全国各地企业纷纷推出节庆消费券、中秋美食券、5G消费券等。

黄金周繁荣景象背后,依托的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巨大的需求潜力。“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中国消费市场的魅力正不断增强。”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如此评价。

“中国释放内需潜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报道认为,面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和不确定的世界局势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加大努力,进一步加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美国全国广播商业频道(CNBC)8日报道称,中国黄金周期间的景象与全球其他仍在与新冠疫情抗争、经济活动“消音”的图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彭博社称,中国出行人数激增,显现出中国经济复苏的相对实力。9月,经合组织曾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8%,中国预计将成为二十国集团中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

中国消费回暖将带动各国对中国的出口和投资,促进周边经济体及世界经济复苏。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认为,中国国内消费增加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增加世界需求总量,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