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园区建设 汇聚发展新动力

——武平县深入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


□ 记者 梁熙 通讯员 蔡彬华 修永玲

昨日,记者在武平县省级科技孵化器(二期)暨光电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厂区正在进行道路铺设、绿化等外围作业。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武平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转移升级和项目落地能力。

为了加快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武平县积极推动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大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实现园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升级。1至8月,武平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7.05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45.85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税收4109.69万元;企业用电量3301.5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9%。

抓招商引产业 抓项目促发展

日前,4个新型显示产业链组团投资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武平县科技孵化器二期,4个项目总投资5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约4.9亿元、年纳税1500万元以上。截至日前,该园区已进驻18家企业。

园区发展,招商是关键。近年来,武平把产业链招商摆在项目工作首位,实施“533”招商引资项目竞赛,突出“学厦门、闯广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先进制造业体系,全县各产业招商对接行动参与单位积极加强与客商的沟通联系,加强线上对接与协调推进,加强企业帮扶和招商服务,加强招商工作的超前谋划,加强招商氛围营造。

把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不锈钢家居等,全方位推进产业链招商、供应链招商,以高新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积极引进新型显示相关项目,目前已开工、在建、投产的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企业有34家,形成了以平板显示为方向,印制电路板和LED显示屏相关配套产业链。1—8月实现新签约项目25个,其中,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项目13个。

定布局配设施 优服务促提升

“现在园区很方便,孩子可以就近入学,我们上下班又便利。”来自江西的老吴已经在武平工业园区工作了13年,孩子去年顺利就读第二附小。

武平县持续做好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布局与产业园区相配套的文化、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省级科技孵化器(一期)运作水平,加快建设省级科技孵化器(二期)暨光电新材料产业园,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拎包入住”便利化措施。

以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武平县科学规划国土空间,组织实施5个投资项目,总投资5.3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75亿元,其中1—8月累计完成投资3.2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85.94%。2020年,重点实施的园区标准化项目共9个,总投资8.9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09亿元,其中1—8月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3.2%。

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大对工业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方案和措施,组织工业企业参加“网交会”,开展“百名领导干部进百企”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及时跟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定指标抓落实 新举措添动能

园区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节约集约土地、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武平县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在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武平县创新机制,结合本地实际,用足用活省级纾困基金和省技术改造基金,县级股权投资基金、县级担保基金、县级应急保障基金,通过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奖优罚劣、疏导结合,采取合作租赁、纾困解忧、产权流转、政府收储、司法拍卖等盘活方式,将园区内僵尸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及闲置厂房40余宗土地盘活。

同时,坚持园区集约发展,围绕园区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挖掘各类项目,及时跟踪掌握政策信息和重点,组织申报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及专项债项目。今年列入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及专项债园区项目库达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