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甲村的晚晴世界


□ 马永年 廖均焕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

上杭古田,当年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驻地八甲村的老人们,过着晚年的幸福时光。

明月升空,华灯初上。八甲村的许多中老年妇女,早早吃过晚饭走出家门,三五成群前往“古田会议”陈列馆广场,或前往“红军街”游客中心,跳起了时尚的广场舞。

步入八甲村桥头的休闲公园,30多个中老年妇女是村里的广场舞队员,着装一体的舞女和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一首深情的《十送红军》,让驻足观众感同身受回到红军吹响古田军号的岁月;一曲甜美的《喜乐年华》,让老人们陶醉在“老有所乐”的幸福时光;《爱我中华》激昂的歌声飞出,让人们激起一腔为国争光的豪迈情怀。

自2018年10月,八甲村老年协会重组成立后,“村老协”担起老龄工作重担。为解决资金问题,新一届“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协助设立“老年协会基金会”,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支持。爱心无价,至2018年底,“村老协”基金筹款达74.89万元。

古田镇红色旅游兴起,八甲村由于地处镇中核心区,地域宽阔,发展空间大。近几年,省市级多个重点项目集中落地八甲村。征地多了、迁坟也多,迁坟后又产生山头地角四处“寄金”(安放骨灰瓮)现象。有的家族还自建“骨灰堂”,严重影响村周边的人居环境和红色景区的生态环境。2018年10月,村两委把县民政部门和镇政府下拨的43万元资金,交由“村老协”协助筹建占地680平方米的“福寿堂”。“村老协”成员一边协助村委会做好村民思想工作,一边牵头进行“福寿堂”选址、设计,监督施工。截至今年5月,全村散布于四处的“寄金”骨灰盒,正式而又庄重地移入大坑源“福寿堂”公墓房。

“老有所为,就要让余热生辉”。“村老协”挑选退休回乡的廖井生老师,牵头组建“红歌民乐乐队”,吸收本村有弹拉吹唱技艺人15人,并邀请外村鼓乐能手参加。经常演奏的歌曲如《从古田再出发》《映山红》《十送红军》等,民乐有《喜相逢》《二泉映月》以及汉乐《迎宾客》《琵琶词》等。坚持每周六轮流在原“月湖公祠”或“村部老人活动中心”和镇“禾康养老服务站”演奏练习,成为红色圣地和梅花山文旅康养基地的一道流动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