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更驻心 倾情谋振兴
——记连城县塘前乡水源村第一书记曹杭炜
□通讯员 黄水林 谢冬华
这些菜销售有问题吗?下半年种植计划怎样? ……7月30日,在连城县塘前乡水源村双溪产业园的丁町农庄生态果蔬种植基地,只见指天椒、四季豆、茄子、四季葱等蔬菜长势良好,省烟草公司派驻塘前乡水源村第一书记曹杭炜向管理员张水清细细了解情况,为基地发展排忧解难。
2017年12月,曹杭炜到塘前乡水源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为期3年的驻村蹲点帮扶工作。驻村先“驻心”,两年多来,曹杭炜用脚步丈量水源村,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为水源村的振兴夯实了基础。
“党员不睡觉,让群众睡个好觉”
“党员不睡觉,让群众睡个好觉!”说起2019年该村遭受百年一遇的“5.17”特大洪灾,村民们对曹杭炜抗灾时对党员们的喊话,仿佛还萦绕在耳边。
去年5月16日晚,水源村暴雨倾泻而下,群众心惊胆战、难以入眠。“党员不睡觉,让群众睡个好觉!”曹杭炜立即号召在村党员“先顾大家,再顾小家”,组建3支党员先锋队,冒着倾盆大雨在全村巡逻值守,动员低洼地带的群众进行转移。
南坑自然村村民马泉养家地处高陡边坡,存在侥幸心理,对村里安排转移疏散有所抗拒、不配合,曹杭炜迅速赶往支援,经过耐心的劝解,最终成功将马泉养全家转移至安全地带。
洪灾中,水源村过水1米多,房屋倒塌、河堤冲毁、农田被淹,损失高达7000多万元。但在曹杭炜带领党员先锋队的努力下,一个人员伤亡都没有。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党支部。在驻村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党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积极践行初心使命,使水源村党支部成为一座移动的战斗堡垒,群众发展的主心骨。
“党员带头拆除,群众优先补偿”
2018年,曹杭炜多方筹措资金320余万元,带领水源村两委推进民生基础建设。
在曹杭炜驻村前,拆除空心房改建绿化花圃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半年,但迟迟没有进展。 “凡是党员的空心房带头拆除,凡是群众的空心房优先给予补偿!”面对部分村民犹豫、观望甚至抵触的行为,他挨家挨户反复宣传引导,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最终3个月不到,顺利拆除空心房26户,平整了房前屋后约2000平方米的土地。同时,将这些平整后的土地因地制宜改造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绿地、小鱼塘等。昔日的旱厕、猪寮、谷仓等废弃房屋悄然不见,水源村摇身一变成“美丽乡村”。
修建便民步行桥、硬化生产路、建设幸福院、知青文化休闲广场……他就是这样以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战略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进水源村夯实基础,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不能等贫困户找上门,要找上贫困户的门”
今年50岁的罗水通因病致贫,靠养殖白鸭维持生计。曹杭炜驻村入户了解到他的白鸭有销售难题后,帮他在一个月内将原本要卖一年的白鸭卖光了,收入6800多元。去年,曹杭炜又帮助他加入激励性扶贫项目,免费申领了300只白鸭苗、50只鸡苗和饲料,提供“免费鸭苗+免费防疫+技术保障+成鸭包收+电商销售”的一站式订单式电商帮扶服务,申请2万元扶贫小额贷款……
“270只白鸭能收入1.4万元,公益性岗位保洁工作每月收入1480元,年收入3万元没问题。感谢党和政府发好政策,感谢曹书记的用心帮忙。”罗水通乐呵呵地掰着指头算,并连声道谢。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我们不能等贫困户找上门,而要找上贫困户的门。”曹杭炜从自身带头做起,督促村两委加强贫困户入户走访工作,真真切切了解贫困户的诉求、困难,提高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培养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帮助贫困户最终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同时,曹杭炜以“党建引领+村企合作”新模式引进建设水源村双溪产业园项目,巩固脱贫成果,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双溪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可为水源村提供100名就业岗位以及每年10万元的村财收入。”谈起未来规划,他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