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种田能手
□陈天长
“大暑”时节,最是炎热。在红军入闽第一镇——闽赣边界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对盛南农机专业合作社100亩早季优质稻示范片现场测产验收。结果为加权平均折合干谷亩产达到516公斤。县种子站长蔡华辉称赞说,示范效果明显,产量不错。一旁的盛南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吴桂生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今年35岁的吴桂生可谓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他规模化种植、农机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样样精通,是大山深处的种田能手。在整个古城镇南岩,乃至四都镇都有些名气。他流转了古城镇的南岩、黄陂、元口和四都镇的上蕉村等地共400亩耕地,其中种植中稻100亩,早、晚稻300亩。他说,上蕉村的100亩,原来种过槟榔芋、蓝莓、百香果,效果不太理想。今年他与上蕉村签订流转合同,种植优质稻,还实行稻田养鱼。在现场,只见稻谷金黄,稻田里的水沟,鱼儿跳跃。
说起种粮赚不赚钱,吴桂生说,现在政策好,各种补贴多,只要规模化经营,农机化耕作,就有钱赚。他着力在社会化服务做文章,去年为乡亲代种托管100亩,今年发展到古城镇及四都镇,面积达到400亩。
一下子代种托管增加300亩,底气从何而来,来自支农惠农政策。去年,在政府扶持下,被列为粮食产能项目水稻工厂化育插秧示范点,他一下子添置了机育、机播、机插、机管、机收全程机械化设备,所以增强了代征托管的能力。
代种托管是农机合作社与农民双赢的新时尚。吴桂生每亩收取机育、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的服务费,代种托管能让农民节约150元。所以今年代种托管作为新事物,发展较快。四都镇溪口村的玉英水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全部由吴桂生代种托管。对代种托管,吴桂生信心满满,他说,只要服务好,能让乡亲得到实惠,就能受到乡亲们的支持。
吴桂生追求新事物,新技术,经常上城找农技科研干部虚心求教,实施新项目。去年,他在黄陂村流转田里搞稻田养鱼,一亩增收了600-700元收入。今年在上蕉、黄陂两地,他稻田养鱼发展到100亩。在上蕉村,笔者见到稻田沟里,一头头鲤鱼欢快、摇头晃尾,前来验收优质稻的县农技站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戴南火说:“没想到才放鱼苗两个多月,每条就有一斤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