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临城镇的精准扶贫攻略:
“脱贫赶路”一个都不能少
□记者 傅长盛 通讯员 蓝琴芳
日前,上杭县残联干部来到临城镇赖雄生家里,鼓励他继续发扬身残志坚精神,在小康路上前进。
赖雄生是临城镇六甲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腿脚不便干不了重活,近年来,在镇村两级的关心下,积极发展激励性扶贫项目(鸡鸭养殖),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成为村里养殖的能手,在实现增收的同时,他经常指导村里其他贫困户的养殖,解决了不少贫困户的困扰。
此外,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种植红心柚10余亩、种植烤烟6亩,并发展光伏发电,彻底实现了脱贫致富。
赖雄生是上杭县临城镇脱贫奔小康的一个典型。近年来,在脱贫攻坚“赶路”的路上,临城镇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造血、稳就业,守护脱贫成果,确保“赶路”人一个都不能少。
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工作以来,临城镇共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523户1533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1户1364人。全镇实施激励性扶贫项目引进同福鸽业等8个经营主体实施了12个激励性扶贫项目,分别是蓝莓、火龙果、蜜雪梨、西瓜、红心柚、芦柑、百香果等7个种植项目,肉鸽、河田鸡、蜜蜂、番鸭、牛等5个养殖项目,共计有20个村(居)263户参与了激励性扶贫项目。
阙丽梅是古石村的建档立贫困户,家中因病致贫,公公体弱多病没有劳动能力,婆婆患乳腺癌,花了大量的医药费,这样的重担并没有压垮她,反而让她坚定了脱贫的信念,除了每天任劳任怨照顾家中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她不忘给自己充电,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肉鸽养殖技术、农产品销售与创新等各项培训。2019年,她创办了一家养殖场,养鸡达到15000只规模,年收入5万余元,同时也被评为镇“脱贫致富能手”。
同时,该镇鼓励贫困户外出务工,勤劳增收。熊贵财一直与母亲生活在临城镇上登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更快脱贫致富,让母亲过上好的生活,他积极配合镇里参加番鸭激励性产业项目,200只鸭子承载着他的脱贫梦,与此同时他自己也主动就业,选择当一名快递员,时间比较有弹性,能兼顾两头。2019年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年收入5万余元,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通过三年的帮扶已实现全部脱贫,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村新塘村、璜岗村、石砌村已实现脱贫,52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真正实现“一个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