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
——上杭加大资金投入助力脱贫攻坚
□ 记者 刘少雄 赖菲
“我们一家真的要感谢政府,感谢扶贫的好政策!妻子因病获得医疗补助,孩子上学有贫困大学生贴息贷款及就学资助,一家人享受政策住上了新房,还通过激励性扶贫项目增收,这才有了我们一家的小康生活!”4日,上杭县溪口镇三溪村贫困户林亿深有感触地说,“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
“我县连续5年为50个贫困村每年提供20万元,在全省最早实施县财政资金委托县国投公司运作,按12%的固定年收益作为贫困村村集体收入,增强村财‘造血’功能,2019年底每个贫困村仅此一项村集体收入达到12万元。”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安麒接受采访时说。为真正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上杭县加大财政支持,在2019年底实现4个贫困乡镇、50个贫困村摘帽及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6822户19088人脱贫。
“健康扶贫措施解了燃眉之急”
因病致贫是扶贫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下都镇吉安村雷作腾一家4口,2016年两个女儿均患脑疾病,身高发育均不正常,日常必须留夫妻一人在家照看小孩。高昂的医药费以及有限的劳动力,使雷作腾成为村里的贫困帮扶重点户。“正当被重病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健康扶贫措施及时到位,向我伸出‘援手’,解了燃眉之急。”雷作腾说道,经过多重医疗保障报销支持,自2016年以来,雷作腾医疗自付费用不到6000元,累计报销医疗及住院费用20万余元。
类似雷作腾这样的贫困户,能从因病致贫的重压下“翻身”,正是上杭精准发力实施健康扶贫举措的成果。“我县2016年率先在全省实施健康扶贫保险政策,并对贫困户目录内自付住院医疗费用部分超出2900元部分给予全部补助,此外,还提供住院津贴补助。”县脱贫办常务副主任钟杭星介绍道。据了解,自2016年至2019年,全县健康扶贫理赔11024户,理赔金额达2089.82万元。
“好政策圆了我的‘安居梦’”
住新房过新生活。上杭不少过去居住在土坯房、危旧房的贫困户,通过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政策,住进了安全敞亮的新房。“好政策圆了我的‘安居梦’。”南阳镇射山村低保贫困户曹松安高兴地说。
曹松安原来住在射山村最边远的自然村,家里的土坯房已经建了几十年,根基不牢,泥土为墙,长年风吹雨淋,墙面逐渐被雨水侵蚀,摇摇欲坠,每逢下雨,便屋外大雨,屋内小雨。2016年,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曹松安通过各类补助在集镇享受一套125平方米的安置房。
“我县搬迁扶持力度全市最大,出台了对相关人员的叠加补助政策,对危房改造每户县财另补助2万元,真正精准落实‘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扶志精神。”钟杭星向记者说道。2016年以来,上杭县级财政配套投入仅造福工程一项资金就达1372.75万元。
“读书成才是断穷根的唯一出路”
“我家孩子快要上初中了,突然改变环境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成长,而且孩子上下学靠老人接送,一出村口就是车流量非常大的国道,我们都提心吊胆。”通贤镇文坑村贫困户李东来说道。据悉,文坑村是市级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41户120人。文坑小学校舍、设施陈旧,在2011年因生源不足由完小改为初小,六年级的学生只能到集镇或者县城小学上学。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