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精心侍病儿
——记上杭县烟草专卖局职工彭小榕
□通讯员 郭子雄
上杭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技员彭小榕17年如一日,用母亲的无私大爱温暖着患病的儿子,为其撑起了一片艳阳天。
彭小榕2003年结婚,2004年10月14日儿子宁宁(化名)出生后,给家庭增添了欢乐幸福的气氛。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宁宁出生7天后,因不吃不喝不哭,被医生初诊为肚脐感染败血症,之后被确诊为核黄疸(胆红素脑病)。由于医生的误诊延误了治疗时间和效果,导致了严重的脑性瘫痪后遗症。看到儿子宁宁出生6个月后不会抬头,不会翻身,智能发育落后,手足徐动,动作不协调等脑性瘫痪后遗症,彭小榕心如刀绞,全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可怜天下慈母心。2005年开始,为了儿子的康复,彭小榕踏上了漫漫的求医路,从开始的请假到后来的每周每月,她都往返于上杭与龙岩之间。为了省钱,她克服种种困难,每次坐最便宜的乡镇到龙岩的零担货运车,在龙岩租最便宜的房子,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儿子从开始每日做两次肢体康复训练,到后面增加语言、智力、能力等康复治疗都尽心尽责。
“2005年7月16日,为给儿子求医,我一手牵着年迈的婆婆,一手抱着头、手、脚疲软的儿子走在龙岩中心城区。记得那次晕车呕吐特别严重,大脑天旋地转……”彭小榕回忆起往事仍历历在目,泪流满面。
“因为儿子康复治疗,至今花去医疗康复费用18万余元,尽管家里债台高筑,但仍坚持行走在为儿子求医的路上。2008年,为了节省费用,不得不把儿子从龙岩接回上杭,一边送儿子上幼儿园,一边为儿子做康复,利用周末和假期带儿子到龙岩、广州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彭小榕说,“看着儿子会抬头、翻身、站立,到S形走路,再到现在能骑单车上学……我心里感到了丝丝欣慰。”彭小榕说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彭小榕不仅是个好母亲,同时也是个好职工。她克服生活重压,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基层一线,爱岗敬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0年、2002年被湖洋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评为先进个人,2012年、2017年先后被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评为文明家庭和文明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