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
杜绝不文明 出游更精彩
本报讯(记者 罗姝 见习记者 章辰汶)由于假期与疫情的重叠,许多市民放弃了出门远游,选择游逛更加便捷的城区公园来舒畅身心。1至3日,记者走访各大城区公园发现,游客随地乱扔垃圾、攀折树木花枝的现象已鲜有发生,但还是存有个别不文明现象。
“五一”假期,加上炎热天气,让不少市民的疫情防控意识出现松懈。虽然,他们在进入公园时,都会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但游玩了一段时间后,便摘了口罩、忘了间距。在中山公园,甚至有市民越过公园凉亭的警戒线,在亭内纳凉、聊天。傍晚的龙津湖天气凉爽,非常适合带孩子游玩。但部分家长显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抵抗力差,竟带着孩子在关闭的儿童乐园内玩耍。
公园是不少市民户外锻炼的首选场所,他们或在空旷场地打打羽毛球,或在山腰的栈道上跑跑步。随着气温的升高,记者在登高山公园和莲花山公园看到,个别市民在休息场所赤膊纳凉,甚至光着膀子在栈道上跑步。
观花、赏鱼、看景,这不正是游园的乐趣所在?龙津湖公园竖起了禁止垂钓、游泳的牌子,石锣鼓湿地公园播放着禁止捞鱼、放生、下水嬉戏的广播,大锦山公园加大了人员巡查劝导力度。然而即便如此,河堤边垂钓、水池旁捞鱼、山坡上采花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你把金银花采了,后面的游客还能看到吗?”大锦山公园管理人员的灵魂质问,劝退了一些正想采花的市民。
阔别已久的出游,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我们出游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之余,也应该时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做到文明出行,共享城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