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期间畜禽产品滞销问题,龙岩农发公司连接产销两端,为养殖户解决困难,养殖户说——
“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记者 梁熙 通讯员 郑嘉雯
15日一大早,上杭养殖户温开华戴着口罩,在自家养殖基地检查存栏鸡情况。对于温开华而言,这个春节过得很焦灼,眼看着养殖基地30多万羽的鸡无处可销,每天还要消耗大量饲料喂养,而且承诺收购贫困户七八万羽的鸡也迟迟无法兑现……一系列摆在眼前的困难,温开华每天都愁眉不展。
温开华已经有30多年养殖经验,过去基地的鸡从来不愁销售市场,每年的年前年后是销售旺季,这次基地大量的鸡滞销了,温开华一点办法也没有。
12日,温开华还在家中发愁的时候,县农业农村部门打来电话,告诉温开华准备好鸡,龙岩农发公司会派人来基地签订收购协议。“太好了,真是一场及时雨啊!”温开华露出了笑容。
14日一大早,龙岩农发公司派了3人,来到上杭开华养殖场,了解养殖场的存栏情况,并现场与温开华签订第一份收购协议。协议按市场价收购,第一批收购了该场的2万羽肉鸡。
“收购价格和原来市场价一样,没有让我们养殖户吃亏。由于资金都压在了养殖基地,这次收购解决了我目前的流动资金问题。听说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的收购,我的养殖信心又恢复了。”温开华感激地说。
这样的收购,从本月14日起,龙岩农发公司便在全市全面铺开。
受疫情影响,全市有393.7万羽肉鸡、63.22万羽肉鸭、32.5万只肉兔出现滞销。如何帮助养殖户解决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农村部门工作的重点。为此,市农业农村局指导龙岩农发公司立即前往全市各养殖现场,走访农业企业了解困难,商议对策。
农业生产关系千家万户。龙岩农发公司经过多方调研商讨,自觉承担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责,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制订应急对策,迅速自行筹措应急资金2000万元,对滞销农产品分批分类进行收购、屠宰、储藏等,按市场价优先向贫困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农人协会会员单位采购约100万羽(只)鸡、鸭、兔等。同时,委托有资质的屠宰企业和仓储企业,按规范要求进行屠宰加工和冷冻储藏。对已收购的畜禽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供应,重点供应我市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大型食堂和厦门等周边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