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出鞘正风纪
上接1版 强化业务培训等入手,研究制定了市委巡察工作相关制度性文件,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强化组织实施、落实制度规范,把精细化操作贯穿巡察全过程。
与此同时,市县巡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问题导向,优先把民生领域纳入巡察,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巡察的获得感。
健全机构、建强队伍、增强保障……过去一年,龙岩市巡察“利剑”越铸越坚韧、越磨越锋利。
创新方式巧用剑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对巡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检验。
过去一年,龙岩市把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落实到底作为市县巡察根本任务,综合运用不同巡察组织形式、创新巡察方式方法,推动市县巡察高质量发展——
聚焦首要任务。紧扣“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突出政治监督定位,重点监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龙岩落地见效情况;把巡察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促进践行初心使命紧密结合;对涉及水土流失治理和林改工作的相关单位优先安排巡察。
紧盯重大部署。紧盯党中央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大工作部署在基层落实的情况,开展专项巡察,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巡察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聚焦重点领域。按照“板块轮动、系统联动、分类安排”的思路,注重将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和延伸性职能的系统或领域作为一个板块,安排在同一时段集中、分批实行板块轮动、系统联动巡察,以达到最大限度挖掘行业系统性、实质性的根源问题,推动解决一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教育卫生民政、城建环保国土、农林水系统、市场监管等民生领域以及市属国有企业等板块轮动巡察。
剑指“微腐败”。把巡察的重点和方向放在基层,积极探索巡察监督直抵基层的有效方式,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过去一年,按照“简化流程、突出重点、分类分步,稳步推进”原则,对2017年起率先在全省开展的村级巡察进行“回头看”。截至目前,全市对576个村(社区)开展“回头看”,发现问题1575个,发现问题线索97条,问责干部8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同时,积极探索对基层站所的延伸巡察,疏通群众关切的难点、堵点,让群众感受到巡察工作的“温度”。
强化上下联动。坚持全市巡察“一盘棋”,构建上下联动监督网。过去一年,龙岩市运用“常规+机动”“提级+交叉”的方式,统筹安排对市县党委、政府办公室开展常规巡察,同时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综合整治,对全市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机动式巡察,共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9个,发现反映干部问题线索13条。
直面问题敢亮剑
巡视整改是政治巡视的“后半篇”文章,直接决定着政治巡视的实际效果。
过去一年,龙岩市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落脚点,作为衡量巡察工作质量的标准,以整改促规范、促发展,让基层群众真正看得到、感受得到整改实效——
市委巡察办对2016年开展巡察以来的所有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情况进行一次“大起底”,确保巡察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完善督查指导制度,重点对各县市区巡察工作开展“拉网式”检查,发现具体问题128个,提出意见建议29条,指导各县市区补齐短板、消除盲点。同时,运用专项检查、“回头看”等方式对被巡察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巡视监督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成果运用。成果运用关系巡察工作生命力,是巡察工作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的关键所在。
用足用好巡察成果。龙岩市委、市政府把巡察提出的意见建议,作为健全制度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巡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过去一年,共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35条意见建议,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据此建立健全330余项制度,发挥了指向问题、倒逼改革、标本兼治的巡察利剑作用——
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推动市政府专题研究并印发《龙岩市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方案》,健全完善相关扶贫脱贫制度。
针对巡察发现的教育系统招生“潜规则”问题,市委市政府回应群众期待,在全市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工作,有效杜绝“暗箱操作”,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该做法被第八部《反腐倡廉蓝皮书》列为全国15个创新实招之一。
对市属国企和国资委巡察后,推动市委、市政府对市属国企同质同类和业务整合重组,完成企业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企业总会计师由国资监管机构委派制度,企业总会计师述职评议制度,率先在全省开展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综合派驻改革试点,形成市管企业新格局。
……
剑锋所指,沉疴渐消。随着巡察工作不断深化,一些被巡察单位的陈年积弊得以显露,通过整改最终实现弊除风清,一股清风正气正在光荣的闽西红土地荡漾开来。
新时代、新征程,巡察利剑高悬、更露锋芒。不松劲、不停步,重整行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