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通贤在全镇一体化推进垃圾分类
宣传推广有办法 推进落实有保障
本报讯(记者 阙国豪 黄俊 郭亦斌)上月30日,上杭县通贤镇“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启动仪式在通贤集镇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垃圾分类我先行”志愿服务队成立,这标志着通贤全镇垃圾分类和新一轮环卫一体化工作全面启动。
去年来,通贤镇党委政府结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制订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重新设计了镇村环卫一体化方案。至目前,投资了50多万元建设了地埋式垃圾分类桶190多个、地面垃圾分类桶10组,专项垃圾分类桶260多个,分布在集镇和各个村人流较大的区域,在全县率先完成垃圾分类设施建设。11月,该镇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引进有资质、懂管理的保洁公司,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垃圾处理。12月起,垃圾分类和镇村环卫一体化在全镇全面试运行。
硬件设施已经就位,如何推进垃圾分类,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贤探索的做法是在宣传推广上想办法,让老百姓愿意做;在推进落实上抓好保障,让老百姓看得到成效;真正让垃圾分类成为农民生活中的“新时尚”。
“在农村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难点是宣传推广,我们要寻求宣传推广的实效。”镇党委书记梁兰珍告诉记者,该镇的全面推进工作中,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队的力量,在中学、中心小学、集镇设立了3个垃圾分类兑奖点,在全镇设立了30多个垃圾分类宣传点,通过干部带动群众、学生带动家庭、企业带动员工等形式,利用宣传栏、微信等载体,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在镇村形成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梁兰珍告诉我们,垃圾分类工作得到群众积极响应,恒富集团的乡贤阙开富为镇里的垃圾分类工作捐款30万元,给广大群众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有综合治理措施,抓好保障机制建设。该镇去年完善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垃圾保洁营运机制,通过行政监管、委托第三方专业监管等多种形式,确保垃圾有分类、分类之后能分类处理。参照城市卫生保洁机制,全天候做好保洁工作,提高镇村的卫生水平和垃圾分类程度。进一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混合收运、随意倾倒、任性处理垃圾等行为进行劝导和处罚。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给垃圾处理费收缴比例高的村更多的补助和奖励,调动各村的积极性。镇长林志坚说,去年通贤率先在农村收取垃圾处理费,今年全镇的收费比例在8成以上,说明老百姓的参与程度高,认可度也比较高。
“推进农村的垃圾分类有许多困难,但通贤镇勇于破解难题,在宣传推广和推进落实上作探索,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农村的人居环境必将变得更美。”上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阙生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