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为证

龙岩市对口援疆工作纪实(2017-2019)


(记者 蔡添高 黄俊)2017年、2018年、2019年,春华秋实,三易寒暑。

从红土地到天山下,援疆和圆梦,把相隔万里的龙岩与新疆呼图壁紧紧连在一起,将两地素昧平生的人联结到一起,结成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手足亲情。

时针回拨到2017年2月,龙岩市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满载320万闽西人民的重托奔赴新疆呼图壁,开启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这是一段需要用心浇灌、用爱铺就的征程。

三年时间里,龙岩援疆人发扬和传承闽西老区“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并肩、砥砺前行,抛洒着一滴滴辛勤的汗水,镌刻下一步步奋斗的足迹,把闽西人民的深情厚谊挥洒在天山北麓,谱写出我市对口援疆工作的新华章。

民心为上

目送林晖离开院子时,热合木土·赛依提大叔没能忍住,悄悄地流下了眼泪……

虽然只能听懂很少普通话,但是林晖很快就要回龙岩的事,他听到了。

“我们舍不得他走……”干枯的右手擦拭着眼睛,带维吾尔腔的普通话就说了这句,结“亲戚”两年多来的一幕幕在大叔脑海闪现……

2017年9月份,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指挥长、呼图壁县县委副书记林晖跟热合木土结上了“亲戚”。

刚开始,热合木土大叔不以为然,以为林晖顶多“走过场”,如今他没想到,林晖那么“认真”,把自己当成“真亲戚”——两年多,林晖前往大叔家近百次,陪他聊天,给他讲党的政策,教他说普通话、写汉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他写得最好,也得写得最多的汉字。

家里困难,林晖就帮助他申请低保户,自掏资金购买鸡苗、青菜种子等生产物资,和热合木土一家一起翻地、种菜、养鸡;夫妻俩身体不好,林晖一次又一次的把医生请到他家里,如今大叔的腿脚慢慢好起来,妻子的高血压也调理得趋于稳定了……

每一位援疆干部,都是民族团结的使者、民心为上的践行者。

援疆干部——呼图壁县住建局副局长兼团县委副书记翁颖想方设法多方联系企业帮助亲戚热汗古丽夫妻介绍工作,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家庭收入。

援疆干部——呼图壁县商务和工信局副局长陈小宁组织援疆教师为“亲戚”家正上高三的小孩辅导功课,提高学习成绩并顺利考取大学。

援疆干部——呼图壁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邱志宇为“亲戚”木拉力下肢残疾的儿子联系康复治疗,如今孩子已能拄拐行走……

他们与“亲戚”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讲党的政策、讲法律知识、讲民族团结、讲生活变化,教育引导结亲、住访户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最终让“亲戚”们从内心铸牢“五个认同”意识。

“他们不认为援疆任务安全完成就可以,而是真正融入到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中,把担子压在身上,给自己定更高标准。”呼图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柳春被他们感动。

“俘获”呼图壁各族干部群众心的还有援疆医生、支教老师们的卓越贡献!

受饮食习惯、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呼图壁县心血管疾病高发,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如得不到就近就地尽快手术介入治疗,有可能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之前县人民医院置备相关介入医疗设备多年,却不能独立开展此类高危手术,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陈医生是我们群众的救命恩人!”不管是呼图壁县委书记丁彦明,还是普通患者家属,一提到援疆医生陈千生都竖起大拇指,由衷的感谢。

一年多来,他完成各种冠脉介入手术536例,介入性治疗205例,急诊冠脉介入手术53例,挽救了上百人的性命;他还通过“师带徒”的形式教会了4名医生开展此类手术。如今,大多数的心血管介入手术他们4人都会独立开展;他还引进新技术,填补了呼图壁县医疗系统的14项介入技术空白。

县中医院的康复门诊也随着龙岩援疆医生的到来而变得“门庭若市”,从原来每个月收治二三十个门诊病人增长到如今三四百个,增长近20倍。就诊的患者大多冲着“龙岩援疆医生”而来!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