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关注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处置,建议变废为宝再利用——

建筑垃圾资源化 龙岩城区可行吗?


□本报记者 刘玉荣 施薇

通讯员 赖文光 黄婧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龙岩中心城区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由于建筑垃圾弃土场严重缺乏,造成中心城区消纳建筑垃圾难,并导致偷倒乱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环境污染。对此,本报记者曾多次报道关注建筑垃圾处置情况,市政协委员也连续多年提出相关建议,希望相关部门更加重视建筑垃圾的处置情况。

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郑长征、张晓斌、林飞等再次提出《关于尽快推进龙岩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这个建议在当前的环境下可行吗?12月20日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建议 引导企业投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市政协委员郑长征、张晓斌、林飞等认为,传统的弃土场在处置建筑垃圾过程中,侵占了土地,污染水体和土壤,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他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龙岩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应学习先进城市经验。“通过建筑资源再利用,将建筑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和经济优势的再生产品,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为此,三位委员建议,市政府应尽快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采取财政贴补的形式,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新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走一条“政府主导、财政贴补、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的资源化利用之路。

同时,委员们提出,在项目立项、选址、建设时,市政府应明确要求住建、国土、规划、执法局等部门积极配合,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建成;待项目投产后,对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产品,应要求市政项目优先使用,促使企业生存发展。

回复 将积极配合协力推动项目落地

由于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滞后等原因,当前,屡禁不止的随意倾倒建筑垃圾问题也困扰了相关主管部门。三位委员的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市住建局认为,建筑垃圾回收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建筑垃圾管理的一个环节,对推动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住建部门将按职责积极配合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选址、建设等相关工作,协力推动项目落地;并将通过与市政项目业主单位座谈等方式,做好推介,鼓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再生建筑产品。

市城市管理局表示,将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建筑垃圾处置问题。一方面,将破解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问题,协助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据了解,当前中心城区已建成建筑垃圾消纳场1个,正在推进建设的消纳场2个。通过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将解决好垃圾消纳的“开源”问题;通过推进渣土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渣土运输的数字化监管。此外,将摸索随意倾倒不法分子的倾倒规律,采取“错时上下班”、夜间蹲守等方式严厉查处随意倾倒垃圾的违法行为;同时,通过多元宣传模式,实现宣传到位、警示教育到位的管理效果。

另一方面,今年市城市管理局向市政府提出《关于推进龙岩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的报告》,提出以曹溪、红坊区域为试点,推进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建设工作,待运作成熟取得经验后再进行逐步推广的建议。

对此,市自然资源局表示,将配合项目主管部门,重新组织修编龙岩中心城区主城区建筑垃圾处置规划,科学、系统、合理地确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选址,确保项目落到实处,积极推进龙岩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

(提案之窗第2期,本专题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