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乡村水为媒 民富宜居天地宽

——龙岩市实施河长制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永定南江村。

□ 通讯员 谭红

自2017年河长制实施以来,龙岩市勇担保护三江碧水源头职责,在全省率先出台河长制实施方案,创新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同时,龙岩市深刻认识和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基础上,找问题、补短板,整合资源,依托水利项目,集中资金重点打造示范河湖,将全市水生态景观串珠成链,着力将水生态修复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保护河湖、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共赢之路。

长效常治打基础

自实施河长制以来,龙岩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部、省委省政府有关河长制工作安排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解决突出流域问题为重点,高起点严要求,在全省范围率先出台实施方案、率先实施双总河长、首创村级河长,健全了组织体系;通过三级人大联动监督、组织部一线干部考核、河长办考核问责,全面压实河长责任;创新三级“河道警长制”、市县成立检察院驻河长办联络室、发挥法院生态环境审判职能,构建了治水司法保障网;立足区域特点,积极探索山水同治模式,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推进全流域治理,以水土流失治理和林权改革推进水源保护;搭建基层联动平台,形成“6+1”边界联防治水工作机制,打破行政区域之间的治水壁垒;在全省地级市首建河长信息平台--龙岩河长通,畅通群众治水渠道,实现全民共治。

为进一步巩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龙岩市将《龙岩市实施河长制条例》列入了2019年立法项目,使龙岩市行之有效的治水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制规范,把河长制湖长制纳入法治轨道运行,条例年底将出台。随着河湖长制的不断完善,龙岩市水环境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有效落实,逐步实现从“见河长”到“见行动、见成效”转变,形成了全流域治理、全社会参与治水的长效常治模式。

截止2018年9月,实施河长制前的23条(占全省25.6%)劣Ⅴ类小流、11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截止2019年10月,全市三条主要河流22个国省控(考)断面Ⅰ-Ⅲ类水质达标率为90.9%,九龙江北溪龙岩段水质达标率为100%;汀江(含梅江)水质达标率为100%;闽江沙溪连城段水质达标率为100%。水环境持续向好,为乡村振兴夯实发展根基,美丽河湖日益成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源泉。

美丽河湖聚人气

水是城镇发展的摇篮,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栽下梧桐木,引得凤凰来”,龙岩市以河长制实施抓手,实施专项整治,消除16条劣五类小流域、11条黑臭水体、新改建污水管网192公里、建成11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变为清水;完成1175座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的核定,完成959座水电站设施改造,实施老旧电站退出75座,变死水为活水,变无水为有水;通过实施岸线蓝线保护,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岸线及河岸生态保护蓝线规划工作,划定河流条数为140条,清理河湖“四乱”635个,实现岸线美;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源头在岸上,龙岩市牢牢把握这一关键,大力实施源头治理,2018年以来累计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2088户,削减生猪30万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4.5%以上,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7.3%,实现乡镇垃圾中转站全覆盖,完成44处乡镇简易垃圾处理设施整治。通过源头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整洁了、河水清澈了、空气清新了、乡愁回归了,吸引一批会经营、善管理、有资本的外出人才回乡创业,发展特色农业与旅游业,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8年全年龙岩市乡村旅游接待旅游总人数2270.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5%,占全市旅游人数的49.5%;实现营业总收入161.02亿元,增长30.9%,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36.3%。

以水为依托的乡村旅游不断成为了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新业态,例如新罗区培斜村结合水环境整治,因地制宜谋求发展,打造了溪流漫步、九溪庐漂流等一系列吃、住、行、游、娱、购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每当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由此带动了周边群众的旅游经济。周边村子依托旅游溢出效应,建起了停车场,不少村民做起了餐饮、玩具等旅游周边配套服务。2018年,培斜村接待游客人数突破60万人次。

强村富民奔小康

河流和湖泊是自然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龙岩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高质量的水系不仅成为老百姓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群众的致富河。自河长制实施以来,龙岩市以水为突破口,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2017年、2018年,全市共投入河湖治理资金21.69亿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54万亩,实施生态水系建设项目88个,建成生态河流268.38公里,扮靓乡村环境,激活农村经济“造血”功能,一幅以水为墨绘就的闽西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水为支点撬动产业兴旺,良好的生态环境,唤醒了乡村沉睡的资源,催生了美丽经济,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各地依托河湖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打造河湖岸线产业美,因地制宜选择合适产业,做到“靠河吃河、靠湖吃湖”。例如永定湖坑镇南江村的金丰溪南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通过水系治理与客家土楼文化的有机融合,帮助南溪土楼沟打造成为新的旅游景观带,不仅保护了“碧水”,更为当地群众吸引了众多游客,2018年开漂的土楼沟漂流被誉为“福建土楼第一漂”,开漂以来接待游客13万人次;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通过水环境整治,推动餐饮、住宿、娱乐、基础设施等一批项目建设,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农林、旅游和康养等生态产业。2018年,该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7.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群众依赖绿水青山,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渠道,生活幸福,美丽河湖助推乡村旅游业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好样板。

乡村振兴,水利先行。通过系统治理,越来越多的河流、湖库恢复原有生态系统,重新焕发生机,不仅提升防洪减灾能力,还成了村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乡村旅游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期望正照进现实。

(图片均由市河长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