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
构建心理安全墙 筑牢平安防控网
□ 记 者 阙国豪
通讯员 罗志华 陈姝婷
10日上午,我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六进”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龙岩市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工作队成立大会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这是我市创新举措,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缩影。
今年,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53个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是我省唯一列入全国试点的设区市。我市积极推进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于今年5月制定出台了《龙岩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点面兼顾一体建设,突出重点分类服务,专群结合同步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全面推进试点工作,构建心理安全墙,筑牢平安防控网。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破解“怎么建”“服务谁”“谁去服务”“怎么服务”四大问题,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有效掌握社会风险点,逐步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一体化、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我们三个‘100’示范点建设已经完成了118个,到今年底要再建设58个。”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试点工作全面推开以来,我市坚持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学校、医院、群团组织等,“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重点培育100个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100个村(社区)心理健康咨询室、1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理健康门诊“三个100”示范点。根据部门职能特点和心理健康服务实际需要,在横向和纵向上一起发力,市直部门互联横线和市县乡村四级纵线“双线并行”的建设模式,建立横向上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协同配合、联动运作等多项工作机制,纵向上的市到村(社区)成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工作组,统筹解决试点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据有关不完全统计,试点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心理健康讲座、宣传、义诊等1300多场次,受益30多万人,实施心理监测预警423次,实施心理危机干预16起。我市根据“服务谁”的导向,全面排查、重点跟进,精细化管理社会心理服务对象。根据市直部门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开展排查和建档工作,建立健全重点人员管控动态台账和特殊人员的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针对重点对象,有针对性进行筛查评估、心理援助、监测预警、危机干预和服务管控,防止重点人员脱管漏管引发涉稳案事件。按照学校、医院等机构职能特点,推进分类服务,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各级医疗机构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与疏导等服务。
下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