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新一轮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记者获悉,央地正协同发力加码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其中提升其专业化能力、创新融资渠道正成为新一轮施策重点。
在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方面,今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要建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记者从工信部获悉,下一步将进一步开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和信息化推进工程,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
近一月以来地方频频推出相关新政,力促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记者表示,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助于其在外部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增强抗风险能力,也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其市场份额,逐步做大做强。重点发力领域包括加快技术改造和研发设计,提高产业链水平等。
赛迪智库研究建议,下一步需突破中小企业现有融资模式,一方面,推动数字金融的应用,减少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建立国家和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协调联动机制,搭建资源共享互通平台,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
据悉,工信部下一步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同时推动建立政、银、企风险分担机制,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发展。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