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楼里,五媳妇英勇护土楼

图为文波楼大门。
□ 陈志强 陈笑秋
我们的老家在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东甲文波楼,每次回到老家,我们都会驻足在大楼门前,轻轻抚摸乌黑的楼门。可谁知道,这扇乌黑楼门却深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那就是文波楼五位媳妇英勇守护土楼,避免土楼遭受被烧毁的劫难。
那是1949年4、5月间,国民党兵溃退台湾前,西边的虎岭山上连续几天炮声隆隆,枪声不断。国民党68军战败溃退经过适中,为了补充兵员,到处抓壮丁,抢烧老百姓财物,整个集镇处在恐怖之中……
一天午后四时许,一伙国民党兵四五十人气势汹汹地往文波楼里闯。当时土楼里的人已经有所提防,早早把大楼门闩得紧紧的。为了躲避抓壮丁,楼里年龄较大的男子都逃往东山宫背后的密林里藏了起来,偌大的楼内只剩下五位手无寸铁的妇女,她们是林玉眉、魏玉珍、谢红兰、谢春娘、谢惠玲,楼里还有两个刚满周岁的幼儿。国民党官兵撞不开坚固的大楼门,便在外不停地叫骂着:“妈里国必、快开门!不开门,我们就放火烧!看你们开不开门!”叫骂声一声紧一声,见大门始终紧闭,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兵拿起晾晒衣服的长竹竿将大楼二层窗户玻璃全部捅碎。见大楼紧闭不开,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兵就在大楼门前堆起了柴火,点着火焰,熊熊烈火直往二楼上烧喷……
大楼危在旦夕,土楼里的五位妇女心急如焚。这座大楼是祖先几百年前建造的,不能就这样被烧了。怎么办?怎么办?就在紧急关头,林玉眉突然想起老人说过,楼门上方、楼内二层楼厅处安装有水斗,可以灌水浇灭大火。她赶紧召集妯娌们一起来试,五位妇女立马行动,有的到楼里水井提水,有的负责挑水上楼,有的负责倒灌水灭火……
正当大家全身心投入扑火时,两名小孩因离开母亲而在地上大哭,孩子们哭声越大,楼外国民党兵的辱骂声就越凶。眼看大火越烧越旺,两位母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魏玉珍说,小孩饿了,我家锅里有煮好的地瓜丝,先打一些给他们吃。两个小孩吃了地瓜丝就不哭了,五位妇女又投入了灭火中……她们一边灭火,一边相互安慰鼓励,经过连续数小时齐心协力扑救,大火终于被浇灭了。
此时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国民党兵最后也无可奈何退走了。等到敌人走远了,她们抱起早已哭累睡在地上的两个孩子,簇拥在一起,止不住的泪水刷刷地流。文波楼终于守护住了。
这个故事已过去整整70年了,文波楼也经历了70年时光的再洗礼,至今依然完好地矗立在中心村东甲。每当土楼人看到楼门上所剩无几的铁皮,被大火烧得乌黑的楼门,就会想起土楼的五位英勇女子。她们美丽贤惠、英勇顽强,她们的感人故事被后人永远铭记。
我们生在土楼,长在土楼;土楼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每次回到土楼里,住在文波楼,我们仿佛就听见前辈们无声的叮咛:一定要记住当年为保护土楼作出贡献的前辈们,要继承先人勤劳、勇敢、朴实的精神,让土楼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