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缘何成为全市首个千亿产业?


□ 记者 张梓睿 梁熙 通讯员 邱利梅

8月16日上午,龙岩市建筑产业发展大会在龙岩会展中心隆重开幕。300多位建筑界企业家、专家汇聚岩城,共商交流合作,共谋建筑业发展的美好愿景。

建筑业是我市传统产业,更是优势产业。2018年我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071.89亿元,成为我市首个突破千亿元大关的产业。那么,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了建筑业的发展,我市建筑业发展至今,又取得了哪些成果?20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

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意见》、《龙岩市双培育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市级确定了30家建筑业双培育企业,从领导挂钩、免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方面入手,通过抓龙头企业带头示范作用,持续提升我市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建筑业资质企业804家,是2013年的2.24倍;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244家(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36家,比2013年新增8家,二级102家,三级106家),专业承包505家,施工劳务55家。培育了联泰建设、同源建设、成森建设、荣建集团、杭辉建设、登凯成龙、才溪建设等10家年产值超30亿元建筑企业,并力争近年内向50亿元企业迈进,同时计划将产值20-30亿元的大华鑫建设、恒富、恒亿等建筑企业培育为3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

2018年,我市建筑业总产值1071.89亿元,比增18%,增速全省第二位,成为全市第一个产值突破千亿的产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55.6亿元,比增14%,是2013年的1.82倍,增加值对GDP的贡献超过10%;实现税收20.0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8%。

同时,我市建筑施工企业以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省外市场,全市2/3企业在市外承接任务,近一半企业在省市外占有市场,全市在省市外从业人员10万余人,已有多家企业走出国门。2018年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在省外完成产值559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52.15%。

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

我市重视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工程建设领域企业转型发展,支持企业拓宽业务领域,调增资质,拓展高端市场。引导中小总承包企业兼并重组,扶持发展竞争力强、特色明显的专业化企业,培育房建、市政、矿山等特级总承包企业和钢结构及装饰装修等各类专业承包企业。指导成森、荣建等企业申报特级资质,力争2020年前成功晋升1-2家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

同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推进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着力推广建筑产业化,引导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铝合金模板(架)、预制构件、工业化建筑安装起重机械等建筑工业化生产,建立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联的生产、建材施工等企业,形成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

以转型升级及推进建筑业现代化为基础,着力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我市建筑人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积极创建建筑质量品牌,2个项目获得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5个项目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近三年有6个工程获得“闽江杯”省优质工程奖,32个项目创建省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