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访深圳市委党校校委委员、经济学教授袁晓江


□ 王仰华 高营光 刘永政

从深圳的改革开放历程,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创新引领未来发展……袁晓江教授3月31日的《深圳的改革与创新》专题讲座,吸引着龙岩市“推动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专题深圳二期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因为“意犹未尽”,1日,围绕学员们关注的创新等问题,咨政宣传组专访袁晓江教授,与袁教授进行深入交流。

袁晓江教授是深圳市委党校校委委员、经济学教授、经济管理学研究员,还是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会员、全国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理事,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改革开放和创新。

“创新将成为继改革之后,引领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谈起创新,袁晓江教授这样说,“现代化建设,需要改革与创新双动力。”袁教授从城市、产业、企业、营商环境等方面介绍了深圳的创新。

袁教授说,“要培育全社会创新文化,崇尚创新、包容失败。”深圳把创新作为城市总战略。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是深圳发展永恒的动力。深圳的创新已经上升为法律层面,制定了全国首部改革创新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深圳的创新以产业为主战场。形成了多层次产业创新,创业、创新、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建立了众多产业创新的平台,每年都举办国际创客周、全国双创周,建设了全球创客中心;还有强大的研发作为支撑。

一个缺少高校和研究院的城市,为什么创新程度如此高?袁教授说,答案在“6个90%”,90%以上创新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重大发明专利来自龙头企业。袁教授认为,深圳的创新以企业为动力源,包括华为、中兴、腾讯等在内的深圳民营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

袁教授说,一流创新需要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包括政府效率和公平、法治法制、城市建设、营运成本等,要努力让企业进入市场快捷,营运市场公平,退出市场方便。

“创新不分沿海内地,要根据自己的产业布局来展开!”针对龙岩和其他地方的创新发展,袁教授有自己的观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已改变过去一些传统产业依赖港口、交通等的发展条件,可以抓住机遇加大研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是一个大机遇,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作用很强,相比其他地方,福建、龙岩更有条件融入,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潜力很大。要发挥自身优势来推动创新,发展产业,比如龙岩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绿色生态等就是很好很独特优势,要发挥好。

谈到产业规划,袁教授说,政府要有超前的眼光。市场有滞后性,一些现在好的产业,不久就落后了。一些产业现在看不赚钱,但要看到前景。政府要超前谋划,做好规划,通过加强规划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袁教授还谈到了城市精神,他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地方的人文特质,深圳精神主要是闯、创,龙岩是革命老区,有光荣的老区精神,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新的内涵,形成凝聚人心、激励奋斗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