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用伟大长征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油画)
■黄伟星 谢小玲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
长征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如坚守信念、不怕牺牲、实事求是、大局观念和人民立场等。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师后,周恩来提出“我们一刻也不能丢掉长征精神”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自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用伟大长征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锻造出担当的铁肩膀、实干的硬功夫、能成事的真本领。
锤炼忠于革命理想、伟大事业的政治品格。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踏上了战略转移的二万五千里征程。算上红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的长征,将4支红军队伍的长征路加在一起,红军长征历经了14个省,实际总里程达到6.5万多里。长征途中红军既要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面临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之考验。红军战士们靠着对马列主义执着的信仰,对革命理想执着的信念,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历时两年时间,实现了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完成了长征的伟大使命。走好新的长征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必须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透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真正使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矢志不渝地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自身发展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地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永葆吃苦在前、不怕牺牲的崇高风范。长征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进行曲。在长征途中,没有食物时,红军战士就吃野菜、树皮、皮带等。“半条皮带”的故事,成为红军将士不怕苦、能吃苦的见证。“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红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人,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长征途中。湘江战役中,主要由闽西子弟兵组成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6000余人全军覆没,史称“绝命后卫师”。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水,当地留下“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民谣。这正是红军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国革命的伟大牺牲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要自觉发扬吃苦在前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主动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年轻干部要想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就要主动深入基层去“墩墩苗”、壮筋骨、长才干,争当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要敢于斗争、敢于亮剑出招。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涵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气魄胆量。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长征之初,红军受挫、失利,中国共产党从失败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1935年1月15至17日召开遵义会议,会上实事求是的解决中国具体问题,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指挥路线。遵义会议拯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走好新的长征路,要坚持用好“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工作顺利开展。要敢于创新。长征是历史的突破,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征程中的伟大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很多复杂的难题需要解决。面对复杂难题,党员干部需要改变观念和改进工作方法,用创新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来解决问题。因此,要敢于创新,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措施来解决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善作为、当先锋。
发扬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红军在长征的路途中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他们维护团结统一,严明纪律,坚决反对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红军长征途中各部队相互配合,积极作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留下的战士继续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掩护、配合主力红军长征。红二红六军团转战湘西,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积极配合中央红军的长征。在红二、四方面军的北上途中,贺龙告诫红军干部要时刻把“团结”二字放在心上,专门叮嘱红二方面军的后卫部队注意收容掉队的同志,有吃的先让红四方面军的同志吃,有牲口先让红四方面军的同志骑,不能丢下红四方面军的任何一个同志。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维护大局、服从大局和顾全大局。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想、一起干,在亿万人民胼手胝足的团结奋斗中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
厚植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的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踏上漫漫的长征旅途时,苏区人民给予红军以巨大的支援。红军长征中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处处造福于人民。在红军长征沿途经过的地方废除苛捐杂税,开仓放粮,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着想。红二十五军到达回民聚居地,红军将士结合当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专门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满足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参与革命,支持革命的热情高涨。赢得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我们党取得革命事业胜利的有效保障。走好新的长征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会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初心使命,不能涣散革命意志,不能消减奋斗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大胆创新、不畏艰辛、真抓实干,以舍我其谁的气魄,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龙岩市委党校、赣州市章贡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