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汀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首选地之探究


图为江西瑞金叶坪村“一苏大”会址:谢氏祠堂。宋客 摄

黄光礼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党中央、苏区中央局最初在考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选址时,首先考虑的是福建长汀。那么,为什么后来会选择瑞金呢?

根据相关史料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首选地是长汀

根据《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记载,1931年6月20日苏维埃中央军委发布的第十四号通令:“决定将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改在十月革命纪念节(公历十一月七日)举行。”另根据《毛泽东军事文集》记载,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后,红一方面军总部于1931年9月23日在兴国发布了《开往福建工作筹款的命令》,要求“方面军决开到福建去工作筹款,并定于二十五日由现在地(莲塘、龙冈头、长信、水头庄之线)分七天行程(第五天休息一天)开到汀州城集中”,同时要求各部队“第三军团及第七军为右路,应于二十五号由现在地(长信)出动......第五天(二十九号)在瑞金城休息一天。三十号再由瑞金城经古城(现长汀县古城镇),分两天行程开到长汀集中。第四军为中路,应于同日(二十五号)由龙冈头出发......三十号再由黄柏圩经云集圩、合龙市、柳东脑,分两天行程开到长汀城集中。第三军为左路,应于二十五号由现在地(莲塘)出发......分两天行程到长汀城集中。总部及直属队应于二十五日晨四时由现在地(水头庄)出发......第四天到瑞金城宿营,以后则沿右路第三军团之行军线到长汀”,从这个命令可以看出,总部和各军队都要开到长汀城集中。

在“第十四号通令”及《开往福建工作筹款的命令》中,都没有明确提及要在长汀召开“一苏”大会,应该是出于保密需要。但从总体部署的时间安排等来分析判断,可以肯定“一苏大”的开会地点酝酿初定在长汀城,也就是说长汀即将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重要学科“中央苏区史”学科带头人余伯流教授在其所著《中央苏区史》中也明确认为“未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可能设在长汀城”。这是比较权威的论定。

为何定都首选长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时,第三次反“围剿”已经结束,赣南闽西根据地已经连成一片并进一步巩固壮大,刚结束第三次反“围剿”的红军主力仍在江西,为何要舍近求远向长汀集中,目的是要在长汀召开大会。那为何会首选长汀作为“一苏大”的召开地,定都长汀呢?主要原因是:

长汀是繁华之城,符合中央定都意图。长汀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州、郡、路、府的治所,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汀江直通潮汕,航运发达,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之称,长汀由此成为闽粤赣边物资集散地。当时的长汀,经济繁荣,工厂林立,可以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供丰富的物资。加上地处闽粤赣边陲要冲,四周有天然的高山屏障,易守难攻,而长汀境内却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建设,是个适于建都的城市。按照当时的“城市中心论”,长汀作为中央苏区最为繁华的城市,自然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的首选地。

长汀的根据地巩固,革命形势比较好。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前,红四军三次进入闽西,闽西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半壁江山,邓子恢、张鼎丞已领导成立了闽西苏维埃政权,社会局面稳定,群众革命热情高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战场主要在赣南,闽西受到战争的影响较小,建都的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

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对长汀情况熟悉。毛泽东几度来到长汀,对长汀相当熟悉。1929年3月14日,红四军首次入闽,毛泽东在长汀17天,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了长汀的情况,并于3月20日在长汀辛耕别墅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勾勒出创建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的宏伟蓝图。1930年6月,红一军团在长汀成立,毛泽东又在长汀生活战斗了10天,并写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毛泽东、朱德等此前三次长时间在长汀战斗和生活,对长汀的情况已经是相当了解。

改到瑞金叶坪召开大会的原因

从相关史料分析得知,红军总部和各军队都已经开始往长汀城集中,也就是已经启动了在长汀召开“一苏大”的程序,为何中途又改到瑞金了呢?

瑞金政局好转,地域居中。1931年8月初,邓小平担任瑞金县委书记,瑞金全县很快出现了政局稳定、生产发展、革命形势越来越好的局面。同时,瑞金位于赣、闽、粤三省接壤要冲,地域居中。1931年9月28日,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军总部抵达瑞金叶坪村时,邓小平详细汇报了瑞金县的有关情况,促使毛泽东等领导人改变决定。10月3日,毛泽东向上海党中央发去一份长电“又因11月7日开一苏大会,中央不能远离,遂于红军主力分布石城、长汀、于都、会昌四县工作,总部及中央局在瑞金居中指挥”,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再往长汀前进,而以瑞金为指挥中心和驻地枢纽,一边指挥各军的工作,一边在此布置召开“一苏大”和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各项准备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改变“一苏大”举行地点的端倪,最终选择在瑞金开会和定都瑞金。

防空能力有限,定都长汀势必遭敌机轰炸。种种迹象表明,国民党根据长汀在苏区的地位以及相关情报分析,已获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将定都长汀,并做好了轰炸长汀的准备。当时红军没有任何的制空权,长汀县城又都以木头民房为主,一旦遭到敌机的轰炸,不仅会对长汀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势必影响大会的顺利召开,这也是改定都瑞金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央苏区历史》记载,为了保证瑞金“一苏大”顺利召开,预防敌机空袭,毛泽东指示长汀县委在长汀城郊设立一个假会场,以迷惑敌机。果然,在“一苏大”开会当天,十几架敌机在长汀假会场上空投下百余枚炸弹,假会场被炸得粉碎。如果长汀正式成为中华苏维埃首都,势必会遭到国民党飞机的经常性轰炸。

为何不在瑞金城召开大会,而在叶坪村召开?按常规分析,既然定都瑞金,就应该在瑞金城召开大会,但为何会在位于瑞金城东北12华里的叶坪村召开呢?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叶坪防空条件较好。叶坪村“野旷阔大,环境优美,古树参天”,而且民居分散隐藏在大片树林之中,飞机在空中难以发现民房,非常有利于防空。即使敌机来轰炸也难以发现目标。据史料记载,大会开幕当天,敌机也飞临瑞金叶坪上空,但由于找不到轰炸目标,悻悻而去,大会得以安全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