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疫情期间,针对务工人员出不去和本地企业招工难的双重矛盾,江苏省徐州市开展多层次用工对接,先后发放稳岗补贴约1.2亿元,为1300多家企业招聘到岗1万多人。“保住中小微企业,底气就足、大局就稳。”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代表说。

形势逼人,政策重在落实。根据安排,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各“1万亿元”,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

“两个‘直达’,给我们吃下‘定心丸’。”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董事长何金碧代表说。

受疫情影响,基层财政收入减少。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财政安排,对于一些财政困难县是“雪中送炭”,解决了基层“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面对疫情这道“加试题”,脱贫攻坚兑现承诺难度加大。

作为来自“三区三州”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长李文辉感到重任在肩。“我们将坚决落实‘六保’,聚焦短板弱项,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李文辉说。

变局之下,粮食安全、石油等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必须保证粮食自给,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代表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口粮”。“我们加快复工复产,目前日产煤炭1万多吨,用实际行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代表说。

努力在逆势中应变取胜

面对严峻挑战,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注重用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六保”难题——

“疫情是对经济的一次压力测试,也带来改革的窗口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说,落实“六保”任务,要将实施宏观政策措施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拉动市场、稳定增长。

“我们已经储备多种技术和商业应用模式,只等着改革落地分享红利,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代表将报告上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了着重标注。

坚持汇聚新动能,抢抓新机遇,为“六稳”开拓局面——

“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招,引发合肥荣事达集团董事长潘保春代表共鸣。

参加两会前,他刚要求人事部门扩招300名研发人员。“向智能家居企业进军,只有靠增强创新能力。动能转换之间,我们更能体会‘六稳’‘六保’的重要性。”潘保春说。

稳中求进需要“新”的动力。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代表认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消费,促进消费升级,也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未来中国经济提供不竭动力。

保持奋斗姿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攻坚克难——

城市超脑正式上线、建设氢能产业研究院、探索深化产学研合作……两会前夕,安徽铜陵市市长胡启生代表马不停蹄访高校寻合作。

“今年还剩200多天,要和时间赛跑,落实好‘六稳’‘六保’,推动铜陵市产业转型、民生改善。”他说。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扬奋斗精神。”福建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代表说:“我们要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