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源头民是宗




□ 邱明

11月6日,张胜友的忌日。嘘吁感叹,胜友走了一周年!

胜友逝世,朋友们写了许多肺腑文章。有一长者,叙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事情,通篇深情,令人泪飞倾盆伤恸不已。难得的是他称颂胜友精神可贵,进而探析胜友精神的源头所在。

长者是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翟泰丰。这位晋察冀三纵八旅二十二团的老战士,年长胜友15岁,是胜友的领导、恩师,也是三十多年的朋友。

都说胜友电视文学政论片,纵横恣肆,磅礴深远,将胜友推上这条创作新路的就是翟部长!

1991年夏,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涝祸害肆虐,胜友奉命采写抗洪救灾的报告文学,翟老却打电话给光明日报社,借张胜友到中央电视台为抗洪抢险电视片《力挽狂澜》撰写解说词。他有任务离不开呀,报社领导试图婉拒,可翟老毫不通融:“这是中央下的任务。张胜友,白天报社上班,晚上远望楼剧组撰稿。”

胜友在远望楼整整住了21晚。写报告文学,熟门熟路,撰解说词却是初始试笔。时紧任重,咋办?文学最高技巧是无技巧,艺术最高境界是无界限。抗洪救灾,一个主题,两个样式,何不“一鱼两吃”?灵光一闪,金石为开。水滔滔,情滔滔,文思滔滔。笔下,报告文学,气势恢宏,文笔清丽;电视政论片,千里长堤浪飞雪,十万大军战狂澜。二者同样震撼,同样感人,同样可载史册。

《力挽狂澜》取得轰动效应,识才爱才的翟老看好张胜友。半年后,直接打电话给胜友。翟老,能官,能文,公务繁忙之余,文学创作、理论、书法、绘画,均有建树。他熟谙文艺之道,一直思索改革开放中,党和人民需要看到形象的文学政论传媒,电视文学政论片是条新路,如何完成这个文学创新性的历史任务呢?他认准张胜友,给胜友一个新任务——创作四集电视文学政论片《十年潮》。以电视影像为媒介,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立体、全面、宏观地回顾改革开放十年来共和国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成就。

翟老思谋良多,拟组建一个写作参谋班子,全程提供相关资讯以保障胜友的创作。

胜友却语出惊人,“不要写作班子,我愿意一个人来完成!”

高级经济师出身的翟老神色凝重,望着个性倔强的张胜友直率地说:“你不懂经济呀,我们请社科院的经济学家帮助你。”

“不要。写作是充满个性的劳动。翟部长,政治上,我听你的;艺术上,你尊重我。电视是综合艺术,有文字、画面、音乐等等,专家们千万不要断章取义,最后要看整体效果。”

“好!”听胜友如此一说,善解人意又具开明作风,有丰富的文艺创作实践经验,写过散文、剧本、诗词,著述几百万字的翟老心中有底,一口答应给胜友充分的创作自主权。

没有轻狂,没有自大,有的只是自信。创作是思想的激情碰撞,是身心的辛劳疲累,肉体和精神承受的巨大负荷难以言表。“作为一个记者、一个作家,我虽然不能站到改革开放第一线去冲锋陷阵,但我可以用手中的笔为改革呐喊助阵,扫除障碍。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的。”蓄势已久的胜友展现身手,翟老则牵头指挥,组织强有力的精干团队启动拍摄。

《十年潮》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遵照上级领导的意见,精心录制了一盒录像带,送给邓小平。不久,邓办秘书传达了邓小平观看《十年潮》后的意见:这么多年了,在宣传改革开放、反映改革开放方面,我还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电视片。

《十年潮》的成功,激发了胜友的惊人毅力,他像朵爬山的云,辛勤耕耘开启着这块崭新的领域,《历史的抉择》《让浦东告诉世界》《风帆起珠江》《百年潮 中国梦》等40多部电视文学政论片相继问世,奉献出一幅幅恢弘斑斓的改革画卷,撼人心扉的社会生活图景。

翟老深情地说:“我每有难事、大事、笔耕事,都总是委任予他。”作家出版社连年亏损,人心不稳,工作难搞,调了多位同志,却因种种原因,无果而终。翟老知人善任,派张胜友去改变面貌。胜友大刀阔斧改革创新,一年后,作家出版社变了样,码洋增长14倍,人均收入增长十余倍,人人有了商品住房,个个争相创品牌。他干活拼命,在利益分配上,分房他不要,年薪只拿平均最低额,民主测评,胜友的满意率达100%。作家协会调整机构,拟将作家出版社与十余家全国性文学刊物整合为“作家出版集团”,行业不景气,让谁当这令人挠头的管委会主任?又是张胜友莫属。面对严峻的挑战,他与大家共甘苦,坚韧不拔扭转了困难局面,胜友成了全国闻名的出版改革家。

为理想、为事业共同奋斗,翟老和胜友结下深厚的友谊,成了忘年交。翟老欣赏胜友,认为胜友勤奋、坚韧、执著、顽强的人生特性

与成功根基,在于三条血脉的支撑:一是闽西老区艰苦革命的光辉传统红色血液根基;二是客家人中华民族中原文化的血脉根基;三是饱食贫困乡愁烟火的血脉根基。

胜友的人生的特性过度地燃烧了自己,他多次说每次大型创作有种被掏干的感觉。为写作提神,自嘲香烟和咖啡是须臾难离的伴侣。他发高烧低血压查不出病因却飞赴深圳,不出宾馆大门半步,20天抱病写完《历史的抉择》解说脚本。

2011年8月3日,胜友第一次病危。翟老心急如焚,当即赶赴医院。脑梗解栓清醒过来的张胜友见到翟老却说:“我张胜友告别了死神,有什么任务尽管分配!”2016年1月胜友第二次病危,接着第三次病危,胜友患了白血病(即血癌),翟老大为担忧,而胜友怕惊动大家不多说治疗情况。胜友病中常用“我命大,死不了”安慰别人,也激励自己,死神几次交臂而过。第四次病危,他插着管子,不能说话老老实实躺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床上,眼睛眨巴眨巴,仿佛说,“没事,放心,我命大,会好的。”似乎是验证奇迹,几天后胜友居然走下病床,和翟老并肩坐在沙发上朗声笑谈:“我命大,死不了。你看,又活得好好的。”翟老泪水滚动,十分珍惜又痛苦难忍地看着胜友,心中暗祷他的生命力就像他的为人,铿锵、坚定、执著、顽强,希望他命大,真的“死不了”!

但第五次病危又来了,深夜,翟老派人协助胜友入院抢救,可是来不及了,乍闻噩耗,翟老不敢相信,几番询问终于证实。

清晨,翟老与夫人径奔胜友居家,一个小时路程,感觉像爬了半个地球。只有保姆在家,客厅空荡,再也没有胜友的高谈阔论,只有哀伤弥漫。胜友走得太早,命大者,命却短了。痛乎!

10点20分,胜友弟弟赶来了,立即共同商酌后事。中午近一点灵堂布置好,一番祭拜,翟老伤感而回,脑里尽是胜友的往事。

最难忘的是两年前,胜友请翟老为家乡北山书屋揭幕剪彩,翟老亲题《张胜友文学馆》牌匾。闽西之行,翟老领略了红土情怀,客家风情。源自中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来自中原本土的翟老十分震撼又倍感亲切。筚路蓝缕,开基创业,不惧苦难,自强不息,勤奋好学,客家先民的血脉汩汩流传。翟老对大山凹走出的张胜友有了更深理解。胜友是客家山民的儿子,身接地气,不忘故土哺育,其为人、处事、其个性、特性,不正是血脉基因的缘故吗?

“故人驾鹤汉河遥,霜雪天涯霁永宵。歌哭悲昼思不尽,诗吟寒夜恨难消。心生寄语无从写,寥落深秋刻意凋。云起燕山腾似雾,随心翻卷涌如潮。”这是翟老写的一首《梦故人》,胜友走了,此时心境悲戚,不正如斯。

“长空极目思无限,诗海红波映彩霞。”翟老心里,胜友是永生的。他对培育出一代才子,有红色传统,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闽西红土情有独钟。应龙岩市作协之请,翟老审校了“云龙阁”创作平台的楹联,回复:“山水上下对偶极好,我五日到画室,写好即寄出。”

“山横云阁千秋画,水纵龙川万里诗。”翟老手书,苍遒洒脱,更令人兴奋与意外的是翟老还书赠律诗:“勇夺八城曾建功,古田劲旅展豪雄。如今喜看银花树,胜地旗飘七彩虹。学士品茶话文脉,作家接地走蛟龙。东风化雨添山绿,千古源头民是宗。”

是呵,翟老说得好,秉承千古源头民是宗,才能闽西大地起诗声,玉朵开枝独领春。龙岩文学界也一定能够:骚人代代风流竞,佳作篇篇玉台镌。

本版插图:王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