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攻坚克难 高效执行任务

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华龙社区低收入群体多、老人多,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6.9平方米,社区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居住环境差,项目改造均因种种原因受阻,一度搁置。近年来,经过该社区的华莲西路、犀牛路成为断头路,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2018年下半年,市政府根据华龙社区实际情况和大多数群众诉求,再次启动该项目,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新指挥部,土发集团董事长林庆洪牵头成立华隆建设公司负责华龙社区改造建设工作,一周时间完成了公司注册,半个月完成详规,一个月完成了设计招标,三个月提供选房图。为加快项目开工建设,他要求公司各部门协调配合,地质勘探、图纸设计等多项工作齐头并进,并督促各参建单位把各项工序有机衔接起来,同时每天下工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在他的带动下,公司高效地完成了项目规划、用地、可研、图纸设计等前期各项工作,土方开挖即将开始。

组织建在项目上 党旗飘在工地上

棚户区改造是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推出的一项民生工程,林庆洪始终把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集团重中之重来抓,在前期对方案设计、户型配比进行严格把关,在施工中督促建设主体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在配套上积极落实周边教育、文体设施和商业服务配套,充分满足住户日常生活需要,力争把项目建设成为老百姓宜居宜业的小区。

土发集团承接的惠民小区为中央计划棚户区改造项目,由于工程体量大,参建单位较多,为破解项目廉洁风险、安置房矛盾多、参建单位党员无归属感等问题,促进项目又好又快又省,2017年7月,林庆洪牵头在项目成立“土发工匠”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把组织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而正是这样一支思想先进、技能精湛的红土先锋党员队伍,通过技术攻坚,经专家多次论证,对惠民小区项目基坑支护、地基处理进行技术改进,节约工期约180天,节约工程造价6420万元,节省拆迁过渡费约1000万元。

2018年6月,土发集团党总支及时总结“土发工匠”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的经验做法,在所属各支部全面铺开“党建加项目”双推模式,试行“一项目、一工作室”,积极推进项目党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项目深度融合。

在林庆洪的带领下,土发工匠团队积极参与中心城市安置房重组减负工作,中心城区安置房重组减负试点项目金鸡小区B地块、惠民小区、莲庄小区、东山小区等项目均由该集团承担处置任务,盘活安置房5652套,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22.48亿元,为政府增加税收近4亿元。

“作为国有企业大家庭的一员,就应当勇于改革创新,为政府分忧,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棚户区改造建设任务,让老百姓早日回迁,住上高标准高质量的安置房。”林庆洪告诉记者,在今后工作中,也会一如既往,通过党建引领,积极发扬土发工匠精神,立足本职,把项目又好又快的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