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梁熙 通讯员 郑路华 范慧芸
“勇辉,隔壁家的污水排放,已经影响到我生活了,我跟他理论,他又过来和我吵。今天麻烦你一定帮忙解决这个事情......”27日,新罗区大池镇北溪村村民老张向该村村干部张勇辉反映与邻居的矛盾。
张勇辉当即放下手中的事,来到现场了解情况,与村民“面对面”调解。现场,听完双方陈述后,他认真分析纠纷的前因后果,耐心地向他们释法析理,待双方情绪稳定后,再开展说法讲理、解析政策,在情理法相促之下,成功化解了双方矛盾,促成邻里握手言和。
村里发生家长里短,磕磕碰碰时,“和事佬”马上出现,解了疙瘩又不伤和气;意外事故,剑拔弩张时,“和事佬”一叫就到,及时“化干戈为玉帛”;矛盾激化、纠纷升级时,“和事佬”调解劝说,尽力让双方“一笑泯恩仇”。“有麻烦事,找张勇辉。”对于北溪村村民来说,村干部张勇辉就是他们村里的“和事佬”。
长期以来,作为村干部的张勇辉以“以法助农,法促振兴”的工作理念,利用空闲时间充实自身农村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带动村民学法、守法、用法,调解邻里群众各种纠纷,用实际行动维护村居的和谐稳定。自2015年担任村委委员以来,张勇辉共调解较大的民事纠纷1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其他小的矛盾纠纷都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大哥,要是有陌生号码打电话冒充亲属向您借钱或是让您点什么链接,您可千万不能信啊!”“大姐,这些高毒农药不能使用在蔬菜、果树、茶叶和中草药材上啊。”“大爷,我们要买包装种子,不买散装种子”......每逢遇到不懂法、不识字的村民,张勇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一一宣传讲解。同时,利用北溪村小微权力监督群、北溪村支部党员群等微信群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普法宣传,达120多场次,服务群众超5600人次,利用村法治主题公园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农村法治文化活动,把法治宣传融入乡村文化、融入村民生活。
村干部是基层的管理者,是学法用法的带头人,也是农村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作为一名村干部,能为普法宣传工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更多群众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张勇辉说。在张勇辉的倡导下,北溪村构建了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包村干部+村两委+网格员”的“1+1+N”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健全“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打通民主法治“最后一公里”。
近日,张勇辉被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评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典型,全国仅22例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