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田背

  

图为田背村“乐善好施”牌坊。

□徐维群 文/图

近日,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又到上杭中都。中都田背村来过多次了,依旧恋恋不舍,因为耐读耐看耐寻味,古韵悠悠,阡陌纵横,晴耕雨读,崇善重义,书卷气华。

田背村东接由安村,南与罗溪村、蛟腾村交界,西与武平县象洞乡泰山村相连,北连陈和村,离集镇只有1公里。村落已有700多年历史。全村有刘、傅、朱、丘四姓共412户,1800余人,刘姓占96.2%。近年来,中都镇重视古村落保护和古建筑的修缮,2016年田背村和兴坊村、罗溪村同时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首先入眼的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云霄阁。整座塔占地近400平方米,塔身高20米。近500年来,云霄阁历经风雨而巍然屹立的斜塔是客家建筑的一个奇迹。云霄阁外斜内正,共七层,下层泥木结构,呈四方形,第三层起转八角形,全用木头搭建,结构精致,顶棚、窗檐、神龛上分别绘有龙凤图案,刻有花鸟浮雕。每层供奉了各类神明,儒道佛皆有,是客家人信仰的集大成,体现了包容圆和的精神气质。底层分前后两堂:前堂为夫人宫,门前有联:“黄鹤归来带得松花香丈室,白云飞去放开明月照禅心”。后堂为仙师殿,供奉仙师菩萨,有联“佛地有尘风自扫,禅寺无锁月常关”。第二层为观音殿,奉观音佛像,有联曰“紫金山清源山不如此处神灵救灾更快,禅林寺义合寺总是共个菩萨求福在诚”。第三层为玄天帝殿,第四层为北帝祖师殿,第五层天后圣母殿,第六层为魁星点斗殿,第七层为钟鼓。

云霄阁的左侧是宏文馆,这里是田背村崇文重教的坐标。清乾隆年间,田背开基始祖十一郎公的十七世裔孙汝明(号斐章、字南园)、肖松、君铎等人倡议筹建宏文馆,得到乡贤及村民的积极响应,推选主事人员,筹措资金,不到三年,完成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规模的宏文馆建设。宏文馆三堂出水,左右两侧及后厅有楼房,共有16个大小厅堂,22个大小房间,7个天井,有回廊走道,内外有余坪,内大门牌坊式上嵌有石刻雄劲的“文昌宫”三个大字,大门上石刻“宏文馆”三字。宏文馆内前堂原来供有文昌帝君神位,中堂内祀周敦颐等五夫子神位,有联刻于柱曰:“道德经纶,统备一身十七世;礼乐教化,流传九有亿万年。”村里族中凡有大小事情、文化事业,及三次族谱续修都在此进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丘逢甲倡导在宏文馆办忠恕小学,是第一所新式学堂。民国十四年(1925年)刘开先从福州甲种蚕业学校毕业归来后,在此创办一所初具规模的“毓英学校”,自任校长,1927年转办职业中学,并引进蚕种桑苗,购木制织布机多台,种桑养蚕,抽丝织布。翌年,被迫停办。新中国建立初,宏文馆曾一度为来苏区临时办公场所,成为来苏的行政中心。

村里有座关帝庙,位于村中心。《田背风采》中记录: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乡贤刘吉初捐田2坪、刘和一捐田10坪筑横堤、建关帝庙和植树。“三人三姓三兄弟 ,一龙一虎一圣贤”,关公忠义,保平安,防匪患,严肃整齐,字字威武,威严崇敬之气油然而生。

再去“书堂里”,这是一座古民居。走进去,是刘氏一家族的祖屋,厅堂左右贴着家族人修缮房屋的捐资名录,还有他们节庆聚会活动拍的全家福,彰显了客家人重亲祟祖不忘本的寻根意识。虽然平时没人住了,却感受到了大家族的繁盛热闹与传承之风。

村书记引我们又去看一处老牌坊。清道光年间立,依旧色彩鲜明,字迹清晰,“乐善好施”四个大字很醒目。十五世子任公(字衡庵,号君用),于道光甲午十四年(1834年)在闽省兴修贡院,其儿以父名捐银1000两,丙申年(1836年)奉旨建“乐善好施”石碑坊于老村口。“乐善好施”正是田背村的好传统,“金厝边,银乡里,常相助;梅风骨,竹节操,理应师!”邻里守望相助已根植于田背人的内心。

这下要说到这位老先生了,刘科芬,87岁,精神矍铄,他说自己才初中水平。走进他开的小店,一架子的书映入眼帘,上方是他的成果,更让我惊讶的这些都是他一笔一画刻蜡版印出来的,不仅有手写版《刘氏族谱》《田背村志》,因为他的勤劳笔耕,村里出版的《田背风采》一大半是他的文字。敬佩啊,一个村庄有这样一些接地气、知民情、爱家乡的乡土智者,他们记载乡村历史,传播乡情,让文脉延续,他们才是村里的宝贝。我们互赠诗书,回来还收到他微信发来的高赞诗词。我们更要向乡村这样的文人雅士学习,真正做到传承文化,砥砺前行。

夕阳西下,同学们还沉浸在调研古村落的各种感受里。云霄阁秀丽耸立,田头灯挂沐晚霞,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背着装满田背村文气古意的美丽镜头,踏着歌,回镇上,待我们慢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