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屋

  

□ (北京)张金金

我家的半栋老屋始建于1930年代初,迄今已近百年。

小时候听母亲说,老屋是爷爷年过花甲之后拼着老命建造的,也是他老人家留给子孙的唯一遗产。

1924年,原先的房子被军阀残兵烧毁之后,一个好端端的大家庭就此散了,爷爷兄弟四人,除爷爷不弃残垣陋室留下来外,三位伯公都带着家人各寻出路去了。

爷爷、奶奶带着养女栖身于两间破败的横屋里,艰难地度日延年,一晃就是五六个年头。

时来运转。1929年春天,朱毛红军由赣入闽,首战长岭寨告捷,乘势攻占了长汀。自此,长汀的天变红了,穷人的腰杆子硬了。连续四五年,汀州都是红色根据地。有共产党和红军撑腰,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好了些日子。也就在这个当口,我爷爷勤耕细作,积攒了一些余粮,加上邀约了一盘银会,凑齐了几十块光洋,在亲友的帮助下,一鼓作气盖起了半栋房子。

房子依山就势,坐南朝北;所建样式,典型的长汀客家穷人住宅,上下厅结构;建筑材料主要是泥土,外围是土墙,大厅内的隔墙也是土墙,只有卧室正面使用的是木板和篾条。因为没钱,只建了上厅没建下厅,所以,厅堂敞开,冬不保暖,秋不避风,一遇风雨,半厅湿滑;赶上月黑风高,一个人都不敢在大厅里安坐;晚饭后偶尔出门玩耍,若遇月黑之夜我都不敢回家,只好和玩伴搭宿,翌日清晨才归。这样的老屋,母亲一住就是30多年,我也在这里生活了10余年。直到1960年代中期,我哥哥成家立业之后,才在母亲的主持下续建了下厅,并陆续加盖了左右横屋、围墙和门楼。至此,客家农人的住宅院落才基本成形。

客家穷人住宅造价低廉,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按1960年代的物价,大概有千把块钱就敢张罗盖房。除了木匠和泥瓦匠需要支付工钱外,大量的小工则由邻里、亲戚互助,管饭即可。打墙泥土,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只要添些运土工具就行,不用太多花销。费钱的主要是木料和瓦片。有些实在缺钱的人家,房子盖好了,一时盖不上瓦片的就暂用树皮或稻草替代。我爷爷那代实在是人单力薄,太过穷困,咬着牙才盖了半栋瓦房。

大概是房子简陋的缘故,在我的印象中,长汀的农人几乎家家都有住房,区别的只是宽窄好赖之分。当然,例外的也有,那就是因灾一时房毁屋塌的,也许就得借屋居住或租房居住。好在村村都有宗祠或祖屋,随时可供急需者临时使用。

我家老屋虽然比较简陋,但环境还算优美。屋后是山丘,门前是旷野。山上满山青翠,郁郁葱葱;旷野松杉高耸,梨柚石榴摇曳。一年四季繁花似锦,野果飘香,晨能闻啼鸟,夜可听鸡鸣;吃菜菜园摘,烧柴上山备,即便是计划经济年代,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进入新时代,后生们早已离开了老屋,住上了比城里一般居民更好的农家小楼。但作为祖屋,她延续了我们数代人的传承,承载了我们数十号人的无尽念想。她宽敞明亮,有着小楼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价值,是家族聚会、议事的理想场所。如今,老屋装饰一新:土墙穿上了新衣,屋顶换成了琉璃瓦,泥地变成了瓷砖,圳沟畅通了流水,真可谓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