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黄水林
上月29日,在连城工业园区龙岩百鸿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着生产智能音箱系列产品。该项目2020年6月中旬签约落户后,县里组建服务工作专班,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实施,不到3个月就实现试产投产,产生了良好效益。
连城县围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打造高效率干事创业示范区,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对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在莲的企业更安心、让想来的企业更动心,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连城的靓丽名片。
创新机制赋能“连城力度”
连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双组长,一线调度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并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各乡镇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考评为抓手推动各责任主体落实各项举措。探索推出联席会议制、项目清单化责任制、代办制、联审联批制、首办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一窗受理制、内控规范制、公众评议制、告诫制等“十项机制”。率先在全市组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建立“一月一调度”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健全事前问题征集、事中研究推进、事后落实反馈的全闭环流程“县长直通车”处理机制,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参与营商环境,人人服务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和“尊商、亲商、清商、爱商”的浓厚氛围。
新机制赋能工作推动的“连城力度”。在此推动下,停滞多年的萨瓦迪卡温泉度假村实现试运营,几经波折的原海峡客家论坛酒店项目得到有效盘活,振新化学有限公司双回路供电、航凯户外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标准厂房建设等一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高效快捷激发“连城速度”
在连城县行政服务中心,前来办理精密刀具项目企业开办的罗先生,只在一个窗口提供一次相关材料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等。
连城深化“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场进网”,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县长直通车”问题落实部门、责任到人,列出解决时间表,形成“一对一”责任制,倒逼县直部门加快提升服务效能,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效率。
连城县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开设“企业服务专窗”,推出51个“一件事”集成套餐线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无缝对接、集成办理;创新推出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模式,平均减少申报材料5-7份,压缩审查时间50%以上,共兑现惠企资金超1000万元;1626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91个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
纾困解难彰显“连城温度”
“2020年以来,公司一直在改造提升,持续的投入使资金非常紧张。收到410多万退税款,解了我们燃眉之急,给我们早日恢复生产提供极大的支援和信心。”近日,振新化学有限公司法人陈佳辉向连城县税务部门表示感谢。
连城建立县领导挂钩重点项目管理制度,深化“百干挂百企”活动,聚焦制约企业发展的人、财、地等要素问题,组织全县97名领导干部深入重点企业开展精准帮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县委巡察内容,进行全覆盖督查,对督查中发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善作为以及“中梗阻”推、拖、甩等问题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追责问责。全面推广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四到服务”模式,规范涉企检查、参观考察,推行风险提示、首违不罚、行政建议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累计减少各类不必要的检查和调研156次。健全完善“政府+企业”招工稳工模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3275人。加强政银企对接,累计为辖内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4.59亿元。积极兑现各类优惠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1934万元。
厚植发展沃土,项目纷至沓来。2021年1—11月,连城县成功签约引进项目192个,总投资179.3亿元;新开工项目106个,总投资84.3亿元;新竣工项目61个,总投资44.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10亿元项目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