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炳崇
生活在南方,雨量充沛,植被茂盛,以往很少把节约用水的事情放在心上。今年以来,由于天气持续干旱,我们这个南方小城,供水形势告急。据报道,雨量少的情况已经突破了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少值,我市许多水库接近干涸,不少地方农作物受旱,甚至出现人饮困难的现象。
看到这个消息,原来以为挺遥远的事情,没想到就发生在身边了,不由心头一颤。始觉节水看似事小,却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不可小觑。于是我决定从自身做起,自觉开展节水活动。
首先是发出了倡议,我将相关水资源告急的讯息发到一些微信群,希望引起众人的重视,并动员大家一起积极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紧接着,我们小家庭就付诸行动了。第一个动作,是将两个小朋友每天的泡澡习惯改为淋浴,同时用大盆把淋浴的水收集起来,用来冲刷马桶和拖地。第二个动作,就是改变洗衣方式,多用手洗。夏天的衣服比较轻便,用手搓搓也就干净了,洗衣机只负责甩干,这样比纯粹机洗节省了不少用水。第三个动作,就是改变洗刷锅碗瓢盆的程序,以前一般要洗四遍,先打开水龙头把残余物冲一遍、然后涂上洗洁精洗一遍、再用清水冲两遍。现在在清洗之前,先用抹布或纸巾把所有残余物细细擦拭掉,不使用洗洁精,只需清水冲刷一遍即可完成。第四个动作,在阳台上摆放几个盆,专门收集雨水,用于浇花……虽然小家庭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滴水成河、聚沙成塔,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在这次节水活动中,我们边行动,边给孩子们讲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让他们在参与中接受爱水、惜水的理念,有了不小的收获。
记得小时候,常常讲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寸布。这些年,我们的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却讲得少了。有真实的事例,问小学生米是哪里来的?回答是:从超市买来的;水是哪里来的?回答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钱是哪里来的?回答是:从银行取出来的,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也许是教育的缺失,让孩子们似乎觉得一切都可以坐享其成,如此,他们又怎知劳动的艰辛,更何谈节俭的可贵?更甚者,网络上炫富、攀比的现象成为一种风潮,虚荣心膨胀、价值观扭曲的“烧钱男”“雅阁女”“炫富女”竟一度成为追捧的对象,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非常可怕,极易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产生误导。
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勤于持家,俭于养德”“成由俭、败由奢”之说,现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等荣辱观。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人身边事做起,让我们的孩子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传承下去。
借这次节水活动的契机,我们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例如,让孩子们收集矿泉水瓶换玩具、捡烟头换零食、做垃圾分类小游戏等,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有感知、有收获。也许,这次水资源危机,能成为培养孩子们忧患意识,加强环保、节约教育的一个良好开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