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党建引领 链动产业
长汀稀土工业园区航拍
长汀县“抓产业链党建促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培训班在厦门大学开班
参赛选手在龙岩市2025年稀土新材料产业技能大赛中实验操作
福建长汀卓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拍
福建贝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外景
金龙稀土公司党员骨干现场对企业员工进行业务指导
金龙稀土磁性材料机加工产业园航拍
二○二五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暨产业链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本报讯(龙媒体记者 陈许璐)7月7日上午,2025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暨产业链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汪志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市长王波部署县域重点产业链工作。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链党建工作部署和市委关于打造产业链党建工作品牌要求,交流各地做法,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对贯彻实施全国新一轮五年党员教育培训规划、抓好今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进行调度推进。
会议强调,各地要因地制宜,突出“组织聚链”、强化“人才强链”、激活“创新延链”、优化“干部铸链”,落实好20条措施,为产业链党建工作打开新局面奠定扎实基础。部门要协作联动,通过绘制产业链图谱、推动金融支持创新创业、支持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引才聚才机制等举措,制定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系列配套政策,促进科技、金融、人才等资源融通,助力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壮大。要全面摸清底数,梳理存在问题短板,围绕“画好干部、人才、创新资源、党员队伍4张图表,做实干部专才专用,办好产业链人才创新大会”等几件大事,抓好产业链党建年度重点任务落实。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福建省长汀卓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贝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了解长汀稀土产业链党建有关情况。会上,相关同志围绕产业链党建“推行五项机制、破解五个问题”和落实“20条措施”、产业链党建2025年十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产业链党建促新质生产力作交流发言。
党建引领聚合力 跑出产业加速度
长汀县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稀土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县域主导产业重点培育。近年来,围绕“工业强县”总体部署,以“工业发展年”活动为抓手,发挥金龙稀土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长汀稀土精深加工产业往高端材料、应用材料产业发展,形成“矿山开采—分离冶炼—功能材料—应用器件—资源回用”的完整产业体系。目前,共有稀土企业22家,其中规模企业14家,亿元企业7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稀土产业列入省级县域重点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稀土企业工业总产值比2010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率达20%。
党建聚链,推行县委一线指挥。长汀县委发挥统筹抓总作用,按照“产业关联、供需匹配、便于组织”的原则组建稀土产业链综合党委;构建“链长+链主”招商机制,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成为全国六大稀土功能材料基地之一。推动党员与业务骨干双向培养,组织开展“揭榜挂帅”等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党员在创新驱动最前沿当先锋、担重任,近5年来,攻克20余项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干部铸链,推行专才专用。建立“一位挂钩县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专项扶持政策、一个专业平台”和稀土产业季度政企协商会议制度,推动签约22个项目,协调解决652个问题。推荐20余名党员干部到省市对口部门、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举办项目建设等县级专题示范班6期300余人次,开展业务知识兜底培训24期3200余人次。联合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举办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14期700余人次。人才兴链,驱动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双招双引”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的团队人脉、信息等资源,实施以才引才、以团队引团队。目前,产业链上已聚集硕士150人、博士15人、博士后5人,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13人。建立金龙稀土、贝思科、鸣友新材料等3个“人才飞地”。依托稀土高层次专家人才储备,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金龙稀土公司磁性材料专利拥有量全国第一,近4年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中石油催化剂、中电科晶体、贝思科钛酸钡材料、卓尔科技钐钴永磁、15种元素全分离工艺等技术均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地位。
福建长汀卓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建赋能科技创新 攻克关键技术
福建长汀卓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稀土产业链的链上企业,成立于2017年,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是全国唯一一家具备全牌号钐钴磁体制备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等高精尖领域,被工信部列入新材料三大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战略材料”。现有员工94人,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3人,研发人员17人,发明专利13项(含1项欧洲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技术10项。健全“创业合伙人”机制,通过股权激励方式引才,以团队持股引进“超高性能稀土永磁钐钴合金项目研发团队”,成立“科技攻关工作室”,建立关键技术工艺流程的技术壁垒,产品技术国内领先。汇聚“银发智慧”赋能发展,聘请钐钴永磁材料技术领军人才为首席技术专家,以“专家进组研发”模式,形成“以实践经验反哺人才培育、以技术资源助力研发”的理念,公司实现由年产100吨到年产500吨的产能飞跃。实施“师带徒”育人成才,注重产业链上骨干队伍培育,签订“师带徒”协议,创新“理论研讨+企业案例+实操指导”的模式,结成“师带徒”10对,解决设备操作、工艺把控等方面问题,助力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近年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33H、35H产品率先规模化量产,填补了国内相关材料生产制造的技术空白,解决了长期以来在高性能钐钴永磁材料上的“卡脖子”问题。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产业领军团队。
福建贝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建领航人才发展 创新成果丰硕
福建贝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稀土产业链的中游企业,成立于2017年11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专业从事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用高端纳米钛酸钡、碳酸钡等先进电子材料及精细化工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生产的钛酸钡是稀土陶瓷材料的重要部分。现有员工95人,其中党员10名。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施“创业合伙人”计划,通过技术入股、员工持股等股权激励方式,鼓励员工成为公司“合伙人”,实现企业与人才的长期利益联结。成功引进日本籍专家白川彰彦、总经理李甜等省级高层次人才。
突破“卡脖子”技术,先后投资近亿元建设了高标准建造的国际化标准厂房,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分析测控仪器,梯队完备的科技人员组织结构,并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科研学术机构的广泛密切合作,形成企业在MLCC行业及电子材料领域持续良好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自主研发的高端纳米钛酸钡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了我国MLCC发展的原材料“卡脖子”问题。
注重创新链延伸,推动人才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深度融合,组建一支22人的研发团队(含硕士以上学历8人,中日专家2人),设立贝思科介电材料研发中心“人才飞地”异地研发机构,持续在高性能纳米钛酸钡及其配方粉研发领域取得突破,目前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
公司先后荣获福建省绿色工厂、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并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一等奖等佳绩,彰显了行业领先地位。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领跑行业发展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稀土产业龙头企业,长汀县稀土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形成了“稀土分离—稀土金属—精深加工”的生产链条。公司主要从事稀土氧化物提纯、稀土精深加工及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是国内首家晶界扩散工艺批量导入的磁材企业,风电磁钢份额全球第一、压缩机用钕铁硼磁钢份额全球第三。现有员工2300人,党员196人。推动红色领航工程,公司党委积极创建“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蓝色创新驱动、金色美好未来”的“红绿蓝”金牌党建品牌,推进组织建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产业链各个环节,在稀土合金、磁性材料等事业部设立7个党支部,组建27支党员先锋队、52个党员先锋岗、13个党员责任区。注重发挥“红色标兵”作用,带领团队自主开发7项新工艺技术与5项装备技术,常态化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成果转化项目20多项,突破性取得6项科学技术奖,磁性材料专利拥有量和近4年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策略,针对研究型高校人才实施“稀望生计划”(从“985”“211”双一流院校和国内外知名高校招录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应届毕业生)、针对社招绩优人才实施“同行计划”、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实施“蓝领计划”(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汀州校区、长汀职专开设稀土材料相关专业),不断推动各类人才结构优化,集聚稀土领域一大批高端人才,其中省级高层次人才6人、在站博士后5人、博士15人,硕士132人。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搭建福建省稀土功能材料山海协作创新中心、国家级实验检测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11个科研平台,发挥金龙稀土科技创新(厦门)中心等异地研发机构作用,构建“异地研发、驻地招才、本地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加速科技成果来汀转化。
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
本版图文由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