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在路边看到这种动物,千万别碰!


图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夏日觅凉而行,是休闲放松的好时刻,尤其在雨后,更是舒适惬意的好时光。然而,小动物们何尝就不会这么想呢?于是,许多“奇遇”便会出现,令人眼前一亮,令人爱心泛滥。

7月1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综合自好奇博士、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下雨后在路边看到这种动物,千万别碰!》,文中所述,尤其是引用了广东中山十岁男孩患上“嗜酸性脑膜炎”的病例,真让人有种毛骨悚然之感。谁能想到,看着十分可爱的“非洲大蜗牛”,竟然是“毒王”。扫描微信二维码阅读该文,牢记它、远离它。

我若见到这种“非洲大蜗牛”,必定会想起那首充满励志的儿歌:“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因而,也必对其满是怜爱,哪能忍住抚摸它甚至把它带回家养起来的冲动呢?看来,真得高度警惕这类诱惑,别对不了解的生物随便“上手”啊。

据查,“非洲大蜗牛”赫然列于《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是世界级害虫,对众多植物和人类都危害极大,是许多人畜寄生虫、病原菌的宿主,它还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如果因为好玩或好奇,而将自己和家人置于危险的境地,势必后悔莫及。

夏日“毒王”又岂止这种呢?

被称为“飞行的硫酸”的隐翅虫也活跃于夏季夜晚,潮湿处最为常见,它具有趋光性,晚上会从缝隙飞入室内。若遇其停留在皮肤,将它轻轻吹走是最稳妥的。

蛇也活跃在夏季,闽西多地民间似都有“八月蛇婆管天”的类似说法,农历七、八月是蛇特别活跃的时期,特别是夜间户外活动时,更应格外警惕、看清周围。

野外的毒虫很多,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看清楚、不触碰、远离危险。 (网友 王敏)